好在他这个水獭是哺乳动物,且下水的进化历史没有太久,不至于像巨爬一样被体重压死,意味着自己在水域和岸上都有相当的自由活动能力。这也给他拯救白鳍豚提供了优秀的条件。
同时系统也顺带着将一些资料传递给他。
他现在所在的洞庭湖,曾经是华夏第一大淡水湖。古代有八百里洞庭一说,后来在清朝时期,统治者鼓励围湖造田、开垦荒地。当时的俗语也从苏常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加之长江上游以及湘省四水流域开发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淤泥进湖区。渐渐地也就退居成了第二大淡水湖。
到八十年代洞庭湖已经被分割为许多湖泊群,再到后来才逐渐退耕还湖、治理淤泥,得以改善。
曾经洞庭湖也是白鳍豚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白鳍豚作为鲸偶蹄目–鲸目下面,喙豚科白暨豚属。是地地道道的哺乳动物。
因为常年生活在浑水中,视力和听力都退化严重,主要依靠回声定位来感知周围环境。
因为栖息地的减少;环境的污染;过度捕捞导致食物减少;或者直接把白鳍豚捕杀;以及长江上各个大坝的建立,阻断了它们的洄游。
在八十年代,白鳍豚的数量就观测到已经只有300只左右。在1979年华夏就将其定为濒危物种,83年立法保护。
在2002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琪琪死去,2004年,人们在金陵的长江河岸发现一只搁浅死亡的白鳍豚,从此就再也没有人发现过白鳍豚。这个在长江流域存在过2500万年的生物也宣布告别历史舞台。
白鳍豚智商能媲美类人猿,它们挺聪明的,真的。
可是没有人知道,在金陵发现的那只白鳍豚,到底是怀着怎样孤独的恐惧死去的。尽管它可能用尽了力气,用回声定位,寻找着自己的同伴,可在混着垃圾的浑浊的江水中,它注定一无所获吧。
网上总有人期待着,它们会像其他的那些宣布灭绝的动物一样,也许在不经意地某天,又悄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出现在那干净清澈的江水上,浮仰波光。
这样的可能性大吗?不大可能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大型的水生哺乳动物,04年那一次见面,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李辞辛心情有些沉重,他之前也略知这个动物种群的故事,既然这一次的任务是拯救它们,那就来吧。
水库阻断了洄游,自己即使如此巨大,也不可能解决钢筋混凝土的问题,更何况这些大坝关乎长江中下游上亿人的安危,即使按系统的条件来看也是不能动的。
那么就只能从栖息地和食物开始吧。
李辞辛漫游在湖底,看着水下的世界,不禁感慨洞庭湖泥沙淤积的厉害。
许多地方的深度都不足五六米的样子,淤泥再多点估计连他都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