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嫤道:“蕴娘的模样出挑,牧郎长得像她,以后必定是个俊俏的郎儿。”说着又问起徐氏的身体,道:“蕴娘出了月子了吧,身体恢复得好不好?”
庄氏道:“她身体底子好,如今倒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说着又有些愧疚道:“她做月子的时候,碰巧您外祖母去世,都没顾得上好好照顾她。好在她性儿好,自己就将自己照顾得妥妥帖帖的,也不用我来多操心。”
林嫤笑着道:“等牧郎再大一些,抱他进来让我看看。”
庄氏道:“自然要抱来让你瞧瞧的。”
她说着又说起太子妃和杨良娣的肚子,道:“太子妃和杨良娣这次要是能生两个小皇孙就好了,就是不能两个都是,让太子妃这次生个小皇孙也好。”
太子膝下没有个儿子,总是令人担忧。不仅他们担心着,就是朝堂内外也都看着东宫的子嗣呢。
庄氏又道:“如今你祖母都不供菩萨了,在小佛堂里供了一尊送子娘娘,****上香替太子求儿子。”
林嫤没有说话,现在不止林家崔家急太子的子嗣,皇上也急,现在变得她也不能不急了。
庄氏又问起道:“太子妃和杨良娣的肚子谁大谁小?”
林嫤道:“两人都是差不多的时候,太子妃大概还要早上小半个月。”
庄氏点了点头,又说起道:“您四哥也有儿子了。”
林嫤听着高兴起来,笑着道:“哦,是什么时候的事?那要恭喜四哥和四嫂,终于得偿所愿了。”
庄氏道:“就比牧郎晚上几天,之前承刚和石氏一直不说,家里也不知道。”
林嫤有些讶异,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什么好瞒着的。
庄氏接着道:“并不是石氏生的,石氏写信回来说是给承刚纳了一房妾室,孩子是妾室生的,那妾室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没能活下来。你父亲写信找部下打听了一下,却不是这个说法。是承刚在外跟人一夜风流闹出的冤枉债,那姑娘怀了孩子后找上了门来,石氏心善将人留了下来,之前因不知这孩子是不是你四哥的种,所以没敢写信回来,等孩子生下来后,见孩子的模样与承刚确实有五分肖似,才往家里报信。”
庄氏说到这里有些讽刺道:“你四哥这点与你父亲倒是挺像,不愧是父子。你父亲倒是气得很,写信将承刚大骂了一顿。要我说啊,有什么好骂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全都是向他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