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姜父看也不看那个男孩的父亲,一手牵着姜瞧,一手牵着闻程离开了。
闻程从姜瞧捋起袖子开始,就处于有点儿懵逼的状态:
有人欺负了姜瞧?
不对啊,她那么厉害,怎么可能被人欺负成那样?
她撒谎了?
她为什么要撒谎?
因为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吗?
闻程肯定是要回去上学的,姜父很喜欢正直热心又优秀的闻程,勉力了他好几句,也跟他班主任解释了情况,才带姜瞧回家。
当然,今天一整天,闻程都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
不知道是相处久了还是怎么的,闻程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姜瞧的,她跟他认识的其他小伙伴都不一样。
但她的品性,可能跟他的三观不合。
没错,姜瞧手臂上的痕迹,都是自己弄出来的。只要力气足够,还是可以弄出她想要的血痕的。如果真的拿男孩的徽章跟姜瞧手上的痕迹作对比,可能就会发现尺寸的差别。
但人要是有了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往往不会去一一验证。
这件事盖棺定论后,哪怕男孩后来否认,别人也只会觉得他还在狡辩。
姜瞧就利用这盆脏水,洗白了自己。
先下狠手的是男孩,姜瞧是忍无可忍才爆发了,出手狠了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她太可怜了,身体有病还要被欺负……
姜瞧重新拿回了“弱者”的宝座。她是离开了学校,但主动不想上学,和学校不想要她,那是两回事。
姜瞧表情平静,丝毫没有泼了脏水的负疚感。
那个男孩平时最多对姜瞧推推搡搡,倒也没有下那么重的手。
他被镜中诡异伤害这种账,当然不能算在她身上。好吧,可能她有一定责任,但他那么嚣张,镜中人不找他找谁?
至于男孩因为这次欺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以后难免被非议,姜瞧就没啥道歉的心思了:他啊,以前也没少乱说话,他就是流言蜚语的主导者、传播者,现在同样要感受“语言”的力量而已。
世人总有一笔账,他们普遍认为,行动的杀伤力重于语言,打架的等级重于吵架。
就拿姜瞧这次为例,男孩胡说八道,是不好,但姜瞧动了手,那就是更恶劣的行为;但如果男孩先下了狠手,但姜瞧的反击也说得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