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去吧。”
坐在教室着急等待的沈逸辰终于看见归来的楚言,于是上前问道,“楚言,怎么样?事情解决了吗?”
“好了,他已经回去上课了。”
“那就好。”
坐在座位上的楚言发现一会儿要上谭教习的课,楚言有些担心,也不知道谭教习会不会找自己麻烦,不过就算他找自己也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很快一节课就过去了,让楚言惊讶的是在上课期间谭教习就像贺文锦说的那样教学很严谨也很认真,而且谭教习就像没有听说过他侄子的遭遇一样看都没看楚言一眼只是在认真的教学。
而且等到课程结束后谭教习也没有说这事,下课后就直接走了。
也不知他是真的觉得那事是自己侄子的错,还是因为常山长给打过招呼的原因,反正接下来的几天谭教习都没找过他的麻烦。不过接下来几天的相处让楚言明白谭教习是真的没有怪自己。
这天谭教习正在讲解着一个知识点突然停了下来,然后问了句,“有谁知道我刚才说的‘反求诸己’这个成语来自哪里?”
谭教习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正在认真听课的学生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要知道虽然《大学》和《中庸》只有几千字,但其他几本书最低的《论语》都有一万三千多字,而最高的《礼记》可是将近十万字,他们学过的书加起来多达达四十多万字而且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种拗口话语。
而且有的那句话几本书里还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要想能够别人说一句就能马上想出来是出自哪里讲的什么内容真的是很难。要想达到这种程度你必须要熟练背诵每一本书,而且还要彻底的理解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以及背后的故事。说实话如果不经常翻看以前学过的书籍真的很难快速反应过来,因为人的记忆都是有时效的,隔断时间不看记忆就会有些模糊,但大部分学子是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过谭教习可不觉得回答不出来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他只会觉得你学习不用功,认为你在懈怠,然后他就会采取一些惩罚,比方说罚抄他所提问的内容一百遍等类似让你能够记住得方法。
就在大家纷纷低头疯狂思考时楚言举手了,谭教习也没有犹豫直接点楚言起来回答问题。
楚言站起身在众人或敬佩或怀疑的目光中把答案缓缓道来,“夫子刚才所说的‘反求诸己’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有这种意思的有两处分别为《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和《孟子·离娄章句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两处都有反求诸己的意思,不过联系刚才夫子所说的情景《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的内容更符合一些。”
其他还在思考的学子按照楚言的说的答案思考了一下觉得就是这样子,然后就觉得楚言也太厉害了吧,这得多熟悉书本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啊。看来他所说的把学过的书反复观看不是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