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我想在你面前,能坦然地露情,所以不要再这样,让我更难承受。”
沈婉动作一顿,愧疚使她忙放下手。
“是我慌乱……抱歉……”
牧衡摇头笑道:“不必愧疚,若无你,我不会直面此事,或许以后会生憾……”
话音落下,风雪汹汹,卷起万千雪沫,阻隔了两人未能再言的话。
第44章??山陵崩
壬辰年冬月初,三军会师,乱世诸国,魏楚齐三国鼎盛。
楚国得知后,本应与齐国修好,两国共御外敌。但两湘之地固若金汤,历经常年外敌征战,皆毫发无损,楚王因此不屑一顾,认为魏国疆土多处苦寒,胡人众多,必然难以教化,实力难比楚国,仅派兵在边防阻敌,未有合盟之意。
齐国占据中原江南,战后虽百废待兴,仍认为国力雄厚,齐王不听良臣劝阻,募兵众多,三十万大军分拨,北攻魏国,西攻楚国,野心之大,天下皆知。
这样的局面,间接给魏国造成了压力,刘期只得下令,让数位大将领兵阻敌齐国,主力攻打楚国。
长此以往,楚国定会覆灭,加速齐国衰退,但魏国包夹齐国的计策也将受到阻碍,诸多缘由下,使魏军谋臣将领,夙夜忧叹。
这日夜雪铺地,中军帐里仍灯火通明。
刘期头疾难忍,温时书代行其令,余下谋臣将领皆坐其位静听。
“我军粮草兵力充足,但两湘之地易守难攻,常年战火无人能攻下,以时拖延必不可。恰好齐楚两国交战,敌军难以两处防守,我之计策,分兵攻南阳郡各县,分散楚国重兵,再徐徐图之。”
温时书说到此处,拿起一宗书卷,递给宦官传给众人。
“三军将士,来自各地,习俗不同。早在数月前,已更改军令,治军以明,以信为本,如今颇有成效,将士训之以军法,不会有人阴奉阳违,或难以服从,而且诸位将军皆有亲信,分攻必不会内乱。必攻要地,险要山脉皆在其上,诸位将军攻之,必事半功倍。”
众人见之,聚集传阅。
储嗣问道:“博望坡乃襄汉隘道,若我军分兵,敌军必从此处增援,丞相为何只派兵五千?”
温时书解释道:“此处极为重要,伏兵阻敌,也难以抵抗重兵。我军分兵前,这五千士兵就应先行,待到分兵时声势浩大,敌军必会先防主力,再传信增援,届时这些将士已能埋伏山间。南阳难有大雪,楚军不擅雪战,而我军生于北地,待到敌军增援赶来,以雪攻之,羽箭射杀,便能阻敌多时。杀其前锋后,这些将士皆要后撤,等到我军援兵到来,再战能攻其不备。”
“此举甚危,派精兵强将,也需后撤,旁处援兵不一定能及时赶到。”
将士们闻言,皆陷深思。
大雪能阻敌援军,亦能使魏军难以攻城,好在双方兵力悬殊,硬攻尚可,增援博望坡,却并非易事。
“丞相此计甚妙,博望坡定能阻敌。”储嗣赞叹后,又问:“但援兵……稍有不慎,这五千将士皆会丧命啊。可有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