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只有一个可能。
陶云蔚想了想,说道:“士家们支持的皇子应是另有其人,但这个人的赢面却还不够,所以讨圣上的欢心便极为重要——就像当日安王择你为妃,用的手段也是合了圣心的,如此他才方得以从那潜渊之说中保全了自己。既然大家都要讨圣上的欢心,此时谁又会去皇帝面前提那不该提的,给自家触霉头?”
“所以你在安王身边或许反倒是好事。”她说,“安王身后既没有势力支撑,为了明哲保身,也不会让人以为他想效仿晋王,你只要小心些,应也能平平安安的。等到将来……将来咱们家再站起来些,你若不愿在那里待着,阿姐便想办法让你能与他合离回来。”
在陶云蔚心里,二妹嫁入安王府这样的地方始终是无奈之举,而陶家现在却又不得不靠着这桩姻缘汲养自身,她觉得愧对曦月许多。
若有一日,只要她有这个能力,无论何时——她想,都一定要循着曦月的心意,让这个妹子好好将后面的人生过成她自己想要的。
陶曦月柔柔含笑道:“阿姐,你莫要总是把我想得时时都盼着你来拯救,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你放心,我会活得好好的,我早就想明白了,既然嫁给谁都是这样过日子,少不了美色侍人,也少不了色衰爱弛,那嫁给殿下总是要好些的,咱们捞不着真心,总能捞着旁的好处嘛,至少不会全亏着自己。”
“我啊,想到几十年后能躺在王府的高床软枕上等着阿娘来接我,还觉得挺舒适。”她弯着眉眼说道。
陶云蔚忽地叹笑出声,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啊!”
陶曦月又笑着转开了话题:“对了,阿姐,中元节快到了,我听十二娘说往年她们都是在崔园的河边放灯的,今年大宗学又恰好在这里开课,到时候要不你们也一起过来,我们五个正好聚着去。”
说到中元节放灯,陶云蔚不免想到了先人之事,于是说道:“正好有桩重要事情对你说,昨日我与阿爹和兄长都商量过了,咱们家以后要弃掉汝南陶氏之衔,改自称丹阳陶。”
言罢,她就将昨日陆玄提点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虽说若要追根溯源,丹阳陶和汝南陶都避不过那本藏有破绽的始谱。”她说,“但汝南陶氏本族如今尚在北朝,独咱们南迁至此,将来少不得要被人拿这个说事。现下另起宗支,一是为了逐渐淡化汝南陶氏的影响,二便是要以立宗大齐来表忠心。”
陶曦月听得自是明白,但却不免担忧道:“可是……那些高门世家当真不会说什么?阿姐也说了,那始谱终是有破绽的。”
陶云蔚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倒是不大,一则并非人人都是陆简之,有他那般渊博的学识和入微的眼力。二则,你想想,我们那‘不伦不类’的汝南陶氏宗房之称,难道建安崔家的人听不出来么?可崔太夫人何曾因此说过什么,或疏远过我们了?无非是因为这么一点事与我们家可用的价值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也就是陆玄说的,勉强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