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卫明祖籍便是白秋。
今上登基之后,将皇宫和行宫的人筛了几遍,才将卫明一党肃清,之后,内务府采办内侍时,再也没有去过白秋和张县。
可在二十年前,白秋和张县依然是宫中采办内侍的主要地方,因此,在这两个县里,还衍生出很多以内侍为生的行业,民间称为老公行。
经营老公行的人,大多都有衙门里的关系。他们把或拐、或低价买来、或打着收养的幌子从外地善堂里骗出来的男孩,当做养子养在家里,衙门里办了户籍,男孩们到了八九岁、十来岁,有那生的标致文静的,便卖去小倌堂子,身子壮实的,就送进宫里做内侍。
宫里的太监,到了白秋和张县,连门都不用出,便会有老公行把孩子送上门来,要多少送多少,这些孩子都是专门养来做内侍的,数量质量都有保证,太监们还有红利可拿。
而这些从事老公行的人,和人牙子是长年合作关系。
刘二娘就是其中之一。
老里正得知刘二娘横死,他很害怕,整整一个月没敢出村。
又过了些日子,老里正没有听到风吹草动,恰好后台村有个表亲娶孙媳妇,老里正去喝喜酒,便再也没有回来。
颜雪怀问道:王太监给的那张写着名字和籍贯的纸呢?可还留着?
里正摇头:我爹说不吉利,王老公死后,我爹就把那张纸给烧了。
颜雪怀看着他,一双妙目冰冰冷冷:那时你不小了,二十?三十?你也是识字的,我看你不像是记性不好的,那张纸上写了什么,背给我听听。
里正哆嗦一下,这个小娘子不是个丫鬟吗?怎么丫鬟还敢插嘴?而且那位公子居然没有训斥她?
见他目光闪烁,柴晏沉下脸来:不记得还是不想说?
不记得,不,记得,不是,不是不想说......里正语无伦次,他不是傻子,自家老爹的死,与王太监一定有关系,而那张纸,就是王太监临死前一天,交给老爹的东西。
颜雪怀说的没有错,当年里正已经成年了,那件事上老里正没有瞒着儿子,那张纸他看过,也亲眼看着老里正将那张纸扔进火盆里。
虽然隔了二十年,可是纸上的字,他还记得,很好记,只有五个名字和一个地名。
那五个孩子是同一个籍贯,我爹说那一定是王老公胡乱写的,名字也不一定是真的,他们全都姓王,跟着王老公的姓,一看就是王老公给取的,假名字,肯定是假的。
里正喘着粗气,他不知道眼前的富贵公子是何许人也,但一定是他惹不起,县太爷也惹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