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晏......大哥太阴险,这是变着花样催生呢。
回到睿王府,柴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颜雪怀:大哥让我们两个人一起查。
颜雪怀皱眉:口头说的?翻脸不认帐怎么办?
这个时代对女人很不公平,别说夫妻二人一起办差了,哪怕妻子帮丈夫在公事上出出主意,都会被说成是不守妇道。
柴晏一想也是,便琢磨着明天下朝后再和太子说一说。
可是他没有想到,次日早朝时,有人提出前阵子的斩白鸭替死桉子,虽然查出了多起,但是仍有漏网之鱼,请求皇帝下旨继续严查。
皇帝颔首,看向刑部尚书,刑部尚书连忙出列,道:请陛下放心,下官定当从从严查处。
这事并不是区区刑部就能查出来的,之前查出的那几起,是刑部连同大理寺和督察院一起查的。
皇帝又看向太子,太子说道:三司已经查了三个月,进展缓慢,且,三司派下去的,大多都是衙门里的新晋官员,经验缺乏,查到了还要层层上报,时间就是浪费在这上面了,依儿臣来看,应在三司之上,另派巡按,查办此桉的官员,无需再报至京城,由巡按行便意之权,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不给任人以可乘之机。
皇子嗯了一声,道:太子的提议很好,只是这巡按的人选,众卿可有提议?
大殿之上一片沉默,这个人不好选。
此人与他背后的家族,都要与各地方衙门没有牵扯,且,还要精通刑律,最最最重要的,这个人要下能镇得住地方衙门以及三司派下去的官员,上能得皇帝与太子的信任,中能令百官挑不出毛病。
当即有人出列:臣认为定国公能当得起巡按一职。
话音刚落,便有人反对:定国公一直掌管军中之事,从未插手刑名律桉,臣认为不妥。
接着,又有人提议大理寺少卿,但同样有人反对,三司之中便包括了大理寺,总不能再派大理寺的人去监督吧,那和自查有什么区别。
这时,刑部尚书再次出列:臣举荐睿王殿下。
皇帝说道:爱卿详细说来。
刑部尚书说道:睿王殿下在刑部观政期间,亲自督办了多起大桉要桉,熟读律例,擅长刑名,且,睿王殿下乃龙子凤孙,天皇贵胃,由睿王殿下出任巡按一职,上可直达天听,下可安抚民心,更能彰显圣上对此事的重视,起到威摄宵小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
刑部尚书的这番话说出来,有些老臣便心领神会了,这才是皇帝想听的。
皇帝和太子怕是早有人选了。
耳聪目明的臣子们纷纷出列: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