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的价格也确实对得起它的装饰,竟然要百两起步,要知道一匹马也只要三十两,而这车竟比马还要贵。
当然,大部分人是不用马拉车的,用牛拉车的才是主流,但这也能说明这一辆车有多贵了。
然而有些纨绔子弟根本不把这百两银子当回事,见这车新奇,上去试坐一番,无不感到满意,当天就卖出去五辆,车行开张就是五百两进账。
买了车的自然要出来显摆,于是众人就发现这车竟比其他车跑得快得多,且牲畜并不费劲。
短短时日,顺风车就在洛城流行起来,家里出行若不用顺风,还好意思称自己为豪门?
车行一跃成为王府中最赚钱的产业,且无人能够效仿,若是和顺风一样装饰车厢,则车辆笨重,牛马拉起来费劲,整个车架的技术核心就是车轴,然而无人可以做出耐用的车轴。
就在这忙忙碌碌中,水渠也终于挖好了,以防冬天河水结冰,导致工厂停产,这石磨还要设计成水利畜力两用形式,宴云河只是个学种地的,哪懂什么机械原理。
幸好,苏墨先生的友人来了,这位未来的天工大赛评委一来就被宴云河拉了壮丁,先是听了半天宴云河的设想,以及他拿出来的齿轮、链条和轴承配件,只等他给出个设计方案来。
吕守山被苏墨一封信吸引了过来,他不曾在朝为官,身上有一股狂士气质,形容潇洒不羁,很是符合宴云河对理工大佬的期望,于是对他抱有不小的信任。
当然这是他对吕守山的说法,真实原因是:苏墨大佬推荐的人,那必定也是大佬,哪容得人挑挑拣拣,来了必须想法留住就是了。
大佬从不会让宴云河失望,实地考察后很快就给出了设计方案,作为全世界最好的「甲方」,宴云河对吕守山奉上了真挚的彩虹屁,吕大佬听得很高兴。
为了充分利用水利,几个远离水源的工厂原址就不合用了,正好现在水泥已经出产,砖头也能自产,重新规划厂区并不麻烦。
宴云河是想将厂区做成工业集聚地的,包括员工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和王庄农业互为犄角,共同发展进步。
这边佃户正欣喜于水渠的开建,那边王府又开始了招工,在这个农闲时节,几乎每户人家都想去多赚一些钱,而且预料到今年一定会过个好年。
苏墨和舒星、计蕴漫步在田地之间,一边观察新建成的水渠,一边回想今天见到的农人们,心中只余感叹。
当初为了修字典一事,苏墨和弟子们没少和这些农人打交道,可以说是亲眼目睹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改变的。
因为王府不曾间断的工事,这些佃户家里大多都有了些钱物,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招待苏墨等人时,农户们拿的出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