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2 / 2)

而且,后面要护好了盐场,也是仔细的事情。

我记得,当年我从海外归来时,在徐州近海处,有路过几个大岛。那岛屿荒蛮,上面虽然有些住户,人却是不多。

寻得好港,再加上我徐州外海的天气也合适书籍上所说的盐场天气。只要地方合适,此也解决了地头问题。

赵箓这话,听在了赵子殷耳里,也是有一理。

箓哥儿,光有地方不行,还得护住了

见亲爹如此讲,赵箓笑道:好叫爹知晓,儿子觉得,这郡兵的人额,还可以添加一些嘛。到时候,分一股去外海,也无妨。

这郡兵的管辖,说是严,也叫严。说是松,与叫松。

唐王府那边,主要就是卡着了粮饷,才管住了这兵马的数。

若咱们有钱了,这想添数,不上了兵部的名册就是。另寻一个名头,就叫保乡团之类的名目,归了村子上的自家护卫名目,一点都不打紧。

倒也是,这世道乱着。哪处没个护卫。赵子殷听得儿子讲话,倒也是同意了。

夫君,箓哥儿,你们的法子,好却是好。杜明月在父子二人谈的差不离后,才说道:就是这盐场目前没起来,咱们家的底子也不厚实。这开头,怕是要过几天苦日子。

我瞅着,不如前头的银子,就把家里备好的底子起出来。夫君,你看如何?

对于长子的事情,杜明月自然是支持的。

除了期望儿子有好前程外,也是杜明月同样看得明白。她家的安稳,还真得靠着长子手头的兵权。

因为,她家住的地儿,这封县城归着金陵城的唐王府管辖。

可这徐州地境的北边,却是一个大幽朝在那儿立起来了。西边还有一个汉王府也是杀气腾腾。

总之,这世道啊,还得有兵,才能有家族存在啊。

爹娘,儿子目前是一边练兵,一边剿匪。暂时赵箓想拒绝,因为,他很清楚赵家的底子不厚实。

这若是把老底都搁进去,他是于心不忍的。毕竟,那是要全家跟他一起吃苦耐劳了。

要说,在战场打过滚儿,赵箓还能吃苦的。可这长辈和弟弟们吃苦,赵箓却是舍不得了。

明月,把家底子都起出来吧。

赵子殷做出了决定道。

第134章

合心齐力,这集中力量办事情,自然是效果显著的。

赵家对长子赵箓的支持,就是五月时,有了明白的进展。

这徐州一共六郡,宋城为治所在。而英德郡不靠海,这要走海路,还得顺着大河过广陵郡,方能是抵达徐州外海的海岛。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