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后娘娘的丧仪未定,京兆再起风波——
梁王世子梁景晔,受人毒害,惨死家中。
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到朝堂,顿时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众所周知,梁王世子只身进京,身边只带了两个打小就在身边伺候的小厮,是皇上亲赐了府邸,及若干仆从。
梁州府上上下下,几乎都是朝廷的人。
梁世子在家中,被人毒害惨死,就显得耐人寻味。
眼下皇上病重,太后娘娘崩逝,梁世子的死,仿佛代表了某个讯息,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如临大敌。
内阁紧急召群臣议事,联名写了一份夺情的折子,快马加鞭派人送去虞氏族中,请虞宗慎夺情归朝,官复原职。
这个时候,唯有内阁首辅,才能明正言顺地辅佐社稷,请虞宗慎夺情还朝,也能稳一稳朝纲,争储一事也能缓和一些。
议事殿里鸦雀无声,静得落针可闻。
虞阁老无奈,只好出声:“不是要议事吗?大家都做了锯嘴的葫芦,这事还要怎么议?总不能等着虞大人归朝后再议吧!”
可梁世子身死,这是能拖得吗?!
齐大人率先开了口:“你说这事要怎么议?太后娘娘崩逝,宫里宫外,连个正经主理朝政的人都没有,事涉藩王,兹事体大,是咱们这些臣子,能妄议的吗?关键还是要尽快请皇上临朝,主理朝政。”
皇上不出,这事连议都没法议,还要怎么处理?!
镇国侯瞥了他一眼,这个老齐,仗着自己是都察院的人,还真是什么也敢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去触霉头。
大周朝以“忠”、“孝”治国,皇上若能临朝理政,至于连太后娘娘崩逝都不出来吗?!
不过,梁世子之死,令他不觉就想到了,明昭从前与他说的,“真假世子”论,倘若梁王真的安排了一出“真假世子”,那么其心当诛……
镇国侯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下意识看向了虞阁老,虞阁老一副神老在在的模样,可微微耷拉的嘴角,也泄露了他凝重的心情。
他能猜到的,不光虞阁老,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猜到。
所以,朝臣们才能暂时放下夺权之心,联名写了夺情书,请虞宗慎归朝主持大局。
齐大人一言既出,都察院其他官员,仿佛得了某种信号,纷纷出言附合。
“兹事体大,我等不敢妄议,还要延请皇上临朝裁夺。”
“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时局动荡,皇上为何不能临朝?这事总得有个说法,一直遮掩着,又是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