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祖辈活在边城的人因为根在这里,所以迟迟不愿意离开。
而那些大夫也有的成了军医,有的离开了,这整个边城里也只剩下两位大夫。
一位喜钱,穷苦人看不起。一位老大夫医者仁心,但家境不好,也帮不了太多人。
甚至对于那位无儿无女的老大夫,边城的百姓更加照顾他。
以仁心换人心,边城风土虽寒,但人情极暖。
如今翎秋来这坐堂看病已有半个月,但却名声大噪,家家户户都知道边城东那家挂着兰草纹的前堂里,有位妙手回春的女大夫。
她还有个捡来的孤女小徒弟,那小姑娘聪明伶俐,每日跟着她师父读医书认草药,想来不出几年边城又要多一位小大夫。
“只不过翎大夫的眼睛似乎不太好。”
端着糕点往静心堂走的婶子同身边人说着:“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这我知道。”她旁边的老婆婆拿着自家腌的小菜一同过去。
她曾看翎秋眼睛上覆着布条,就下意识的问了一嘴。
“翎大夫说是小时候误吃了毒草,从那之后这眼睛就看不见了。”
“哎呦,怎么那么不小心?”那婶子面上带着担忧和心疼,“也不知道翎大夫这眼睛能不能治好?”
老婆婆闻言不语,心里觉得恐怕不能。翎大夫医术精湛,要是能治好她早就给自己治好了。
不过她还是希望翎大夫能好,那么温良的姑娘,不该受这么大的罪。
“哎?这堂门口怎么围了一群将士?”眼尖的婶子突然拉着老婆婆停下。
只见远处静心堂门前站着七八位浑身煞气的将士,他们手持□□,为首的那位女将左臂鲜血淋漓,一身黑红两色的衣服都遮不住血污。
同样看到了这场景的老婆婆惊讶道:“那方副将,怎么来静心堂了?”
军中当有军医才对?她们不会是来为难翎大夫的吧?!
第79章生气
每天往静心堂投喂点东西都成了边城百姓的习惯,可今天这群百姓远远的看着静心堂,不敢靠前。
那七八个人身上的血煞气息实在是太浓重了,吓得百姓不敢靠近。
说实话,若不是那股血煞气太浓,这些百姓一早就开始投喂这些驻守边城的将士们了。
其他人不敢靠近,那已过花甲之年早知天命的老婆婆可不怕。
她遥遥的问道:“方副将,您怎么来静心堂了?军中的军医怎么不给您治伤啊?”
看看那血流的,连方副将左手都染红了。
却不想流了不少血的方梓悦还能生龙活虎,神采奕奕的回应道:“军中伤员太多,军医们忙不过来,我就来这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