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交换一个眼神,崔固安说道:此事倒也能办,不过
第108章大国相争
以崔固安的口舌,怎么还有他说不出的话?
萧庆宁迁就一下他,问道,崔公相有难处?
崔固安道:通政使乃朝廷正三品大员,下辖三个正四品,其余品阶文官在所多有,若冒然间全部置换怕有不妥。
萧庆宁听罢,心想:兵部那些一品尚书、侍郎、主事他们都能换,怎么三品通政使和几个四品官就不能换了?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左王右崔知道她要借通政司培植心腹,所以趁机跟她谈条件。
说是谈条件,其实王延年和崔固安并没有坏心眼,而是在为他们的子孙和门生找后路,萧庆宁通过通政司培植心腹文臣,他们现在把自己的子孙或者学生塞进来,到时就算他们去相,后辈也还能傍着萧庆宁,不至于人走茶凉,门庭冷落。
萧庆宁看破不说破,她自有气度,说道:崔公相言之有理,这样吧,你们看着安置几个人,把名单呈上来,朕自会妥善处置。
崔固安:陛下英明。
萧庆宁:那就这么定了,年关将至,有劳两位公相把事情办好,明年便可省些心力。
崔固安道:这是自然,不过提及年关
他拉长了语气稍加思索,说道:虽说现在仍在守孝之期,过年不宜大肆操办,却是陛下即位之后的第一个年关,即便不办宫宴犒赏百官公卿,东西总该赏下来一些。
萧庆宁果断道:不赏,没钱。
崔固:?
萧庆宁:这些年国库早被宣和跟你们这班文臣耗光,户部尚书许大人昨天还跟朕汇报过朝廷今年的总用度,国家连续多年入不敷出,他们户部年年都得从内务库支取补缺,明年一旦跟燎人开战,朕还得把内务库也搭进去用作军费支出,你去跟那班文臣说,朕的奖赏给的是那些上阵杀敌、流血流汗的英勇将士,他们要奖赏可以,投笔从戎自己到战场去争去抢,王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