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宣和帝时明知各都府左右都督空缺也不再命武将任职,致使都府统帅实际上名不正言不顺,比如裴定方现在只是都敛事二品武将,这使得他在左右兵部侍郎面前都矮一头,现在萧庆宁将都府改成御营之后,顺水推舟将裴定方等人提拔到一品元帅职,亦即
裴定方成了御营中军元帅。
李良弼成了御营右军元帅。
南云霁成了御营后军元帅。
陆安国成了御营左军元帅。
而原本的都府前军主帅张泰革职去官,但都府前军并取缔,也改做了御营前军,只是御营前军的主帅萧庆宁直接给了岳芝,同时,岳芝山海郡都指挥使的职位不变,如此一来,岳芝成为了大宁实际上领兵最多的元帅。
而因为岳芝这次的军功和十多年来攒下的赫赫威名,御营前军元帅这个位置实至名归,便是兼领山海郡卫军都指挥使,在座众将亦无人反对。
另外,萧庆宁也给了各州郡卫军的都指挥上升空间。
原来的都指挥使要受到兵部派下来的监军节制,有时一个监军可以管辖好几个州郡的都指挥使,萧庆宁讨了个巧,把监军改成了都统制官,但都统制不再由兵部委派,而是由各州郡卫军的都指挥使竞争上岗,这次她就直接任命了八个统制官总领六郡十九州卫军,比如朔方郡卫军都指挥使侯莫张崇任五州都统制,燕州卫军都指挥使宋淳任三州都统制。
如此,各州郡卫军都指挥使的上升通道就变成了都指挥使、都统制、御营将帅直到御营元帅!
而在都指挥使之下的武将任用,萧庆宁则交给裴定方这些元帅定夺,她整体负责御营,如果非要给她也按一个名头的话,她是御营五个元帅的统领,可以称之为御营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