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探子,夜不收知道的秘密比旁人都多。管平波原是打算秋收過後行動,順道搶一搶飛水縣豪強的糧倉,而後如石竹一般分田修堡壘,不到過年就可安頓。哪知形式有變,不得不提前。老虎營稅賦太低,去歲收攏的糧食便少。打仗是盡夠的,可誰知道飛水的情形呢?再看武攸,八成得後年才有功夫照顧他們了。
踩好了點,張金培命李雄飛先回石竹報信,自己帶著剩下的人繼續探路。
信息源源不斷的從前方傳來,管平波的輿圖也越畫越細。只沒有專業的測繪,想達到後世的精度是不可能的。把王洪留在鹽井鎮守,參謀司所有人員盡數到齊,第一次參謀會議正式召開。攻打飛水,是老虎營成立以來最大的戰事。一則跨越幾百里,二則對手很可能是礦工,都不是石竹小規模衝突可比。對管平波而言,壓力更大。指揮百來號人,與指揮幾百號人,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這一步早晚得跨出,眾人只能迎難而上。
會議開完的當日,陸觀頤就帶著護衛並後勤技術人員,直奔巫水源頭而去。越往上游,行船越是難走。終於到了一個瀑布前,再前行不得。望向四周,瀑布左近插著旗杆,頂部綁著個紅色的布條,陸觀頤便知是夜不收做的記號。看來從此段起,便是陸路了。組織人下了船,尚未學會騎馬的陸觀頤只得上了驢,踩上了崎嶇的山路。
山路非常不好走,因武攸凋敝,幾乎看不出道路的模樣。探路的夜不收無力砍掉草叢,便只得由陸觀頤的人開道。後勤人員倒是做活的好手,手執鐮刀,沿著地面快速的割斷茅草,扔到了兩邊。然而地表留下的草根十足的堅硬,草鞋踩在上頭,說不出的難受。便是用毛驢拉著小石磨滾過,效果也很是不好。直至太陽偏西,才堪堪整理出了十來里路。一行人尋到個相對平緩的坡地,又是一陣割草,才騰出了個安營的地方。
陸觀頤環望四周,見不遠處有一叢竹林,遂下令道:“組織一隊人,砍些竹子回來,似吊腳樓一般,架在斜坡上,好放置營帳的。務必要做的結實些,後來的人便可接著使了。”
老虎營內一應竹製品都歸編織隊管理,隊長王仲元利落的應了聲是,就帶著隊員往山林里去。後勤不似戰兵,沒有火兵,倒是有專職的炊事班。他們麻利的挖了十來個坑,各堆了一層紅薯,再蓋好土,於周圍磊上石頭,點起火來。十個鑄鐵鍋裝滿了清水,一刻鐘後,鐵鍋中的水燒滾,就把鍋挪至一旁,在殘餘的火上架鐵絲網,烤起了糍粑。
老虎營的糍粑分兩種,一種是淨糍粑,至多混了青蒿添些香味,一點餡料都沒有,但好處是易於保存,放個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壞。若是冬季泡在冷水裡,能保兩個月。另一種是帶著餡的糍粑,有紅豆鹽菜等素餡的,也有肉餡的。用粽葉包著,香軟可口,但很容易壞。若要做軍糧,須得後勤帶上原料,現場製作。如今時間緊迫,哪裡有功夫幹這種細緻的活?故此回他們帶來的,皆是一個個的圓形無餡的淨糍粑。
實際上便是淨糍粑也不易得。它由糯米製成,而糯米的產量遠低於秈米,製作過程費工費力,不圖便捷,當真是寧可帶著大米,埋鍋造飯了。正因為如此,當糍粑的香味瀰漫開來時,眾人的臉上難免露出了笑意。在物資匱乏的時代,便是糍粑也算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