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九隊的小學這幾年沒少經歷變化, 最初撤掉高小時還有人懵懵懂懂,後來的經歷早使得大家明白了, 每人心裡都有一桿秤,孩子是所有人的希望,把小學建在本生產隊實在是很大的優勢。
何況公社還會出磚瓦木料,九隊只要出工出力就行了。
當然也有個別反對的, 吳壽山, 也就是先前的吳隊長就不贊成, 「既然是幾個生產隊的學校, 為什麼我們紅旗九隊的人多出力?太不公平了!」
小春嬸兒也不理他, 只又問:「還有反對的嗎?」
再沒有人了。
萬壽山就趕緊說:「萬彩鳳沒在生產隊,她要是在, 一定也會反對!」
便有人說:「萬彩鳳跟著二龍住到了化工廠,將來曾孫子生下來就是城鎮戶口,再不回來上小學,當然不管生產隊裡有沒有小學了。你們吳家沒跳出農門,總要世世代代在九隊裡住著的,你家小兒子上了中學,可還有孫子呢,難道你就不為孫子著想?」
吳壽山就漲紅了臉,提高了聲音,「我可不像你們那樣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家,我是考慮到整個生產隊!」
「嘻嘻嘻,你不自私?我們自私?」社員們像聽了笑話一樣都笑翻了天,「整個生產隊最自私自利的就你呀!」
「就因為小春嬸兒當了新隊長,只要她說東你就說西,這其實也是自私!」
吳壽山再說了句什麼,可大家都沒有聽,因為隊長在上面已經大聲宣布了,「民主還要集
中,生產隊裡大多數人都同意了,事情也就這樣定下來!」說著留下了學校和隊部的人,再加上楊瑾,「我們陪著羅書記和朱幹事看看怎麼擴建學校,只要公社的磚瓦木料到了,就開始蓋學校!」
紅旗九隊地多人少,宅基地也富裕,特別是隊部和學校旁的中心地帶,先前只批過知青點兒,後來吳隊長給兒子批了一塊,其餘的都保留著,如今就在學校的東牆外划進一片地,如此施工也容易,只要拆了東牆就可以擴建,其餘的幾面牆都不必動。
新劃的地上蓋三排紅磚房,每排兩間教室,五個年級各一間,多餘的一間做辦公室;原來的舊校舍存放教具雜物等;操場擴大了,正好再放兩個籃球架子兩個雙槓——朱幹事答應從公社的教育經費里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