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爹娘商量商量吧!」
依照阮嬌嬌對公公婆婆的認識,婆婆是一個特別開明的人,而公公早年當兵,更是一個有遠見和魄力的讓你,又比他們年長更有經驗些,他們倆小的是應該聽一聽。
「嗯,這周我再去把林灤接回來一起說。」
「好!」
林淮的每一個決定阮嬌嬌都支持。
第11章
七月上中旬,臨近暑期,學生開始放假,村里勤勞的人們,也要進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收穫時候了。
林淮在弟弟林灤期末考完的這天,告了半天假,準備騎自行車去縣裡接人,好托一些他的東西回來。
他們鎮上沒有高中,林家便一直讓林灤住校,一月回來一次,免得每天來回跑,麻煩不說,還不利於學習。
這也是林家孩子不多,就兄弟兩人和一個妹妹,相較於大多數人家,負擔不重,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從前林父還在當兵還有津貼,現在每年有糧食有工分,攢下來省著點話,足夠養家和孩子們上學的花銷。
當父母的兩人,對孩子們的要求不高,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沒見自然災害那幾年,還有餓死的人麼,養活長大都不容易。
對於讀書學習的態度,並不強迫,可要是孩子想去,那也沒有說不讓。
這也是和村里人,想法不一樣的地方,大多數都覺得是沒必要。
十五六歲的大男孩兒,還送去讀書,沒用不說,要擱前幾年,臭老九還要遭批.斗的。
再說,正是大小伙子一個,田裡使力氣的好時候呢!
跑去讀書,還是大老遠的縣裡,那一天天啥也不能幹了,真是白白浪費了勞動力。
不過,林父卻不覺得,總歸讀書還是很有必要,不然主席讓掃盲幹啥,大家都大字不識說土話,社會還能不能進步了?
林母不管這些,大事上,當然多是讓當家人拿主意,對孩子們好的事,肯定不反對。
秉持一碗水端平,是他們一貫以來的養娃的方針,不管大事小事儘量做到不偏心。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像是家裡一年的布票,只夠一兩件的尺寸,那到最後的結果就都不換,繼續穿補丁衣服 。
等來年攢夠了,林母才去扯布,給三兄妹一起換新衣,這樣剛好不偏不倚。
林淮大一點,更懂事些,總說自己不用了,留給弟弟妹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