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人想起未曾见到的大孙子,忙不迭地打发人收拾东西,等到薛蝌离京时捎过去,吃的没有,多是穿的用的顽的,忙到周元下朝回家都无所觉。
周元解下斗篷,接过手炉,道:“外头下了大雪,你在找什么?”
周夫人回头笑道:“鸿儿来信了,说他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我正收拾些东西,叫人捎过去给他们,信在炕桌上,你看看,还说请你给大孙子取名字。”
周元喜不自胜,道:“是个小子?”
周夫人笑道:“可不是,别看鸿儿媳妇单薄,孙子却重得很,六斤八两,难为她平安生下来,为咱们周家立了大功,得多送些东西过去,他们在西海,终究不比在京城里。”说着,顾不得周元,忙忙地吩咐青梅红杏从自己的梯己中挑上等的东西取出来,除了给孙子的,也有给黛玉的,给孙子的多是顽器,给黛玉的多是头面,另有给他们一家三口做衣裳的绫罗绸缎,都是今年江宁织造府才进贡进京的,乃是长乾帝所赐。
周元却去取了书籍,费了几日工夫,给周鸿之子取名为玄,写在信中。
听说周鸿家书中说黛玉生了一子,紫鹃忙回了婆婆,打算和丈夫一起随着薛蝌的商队南下,仍旧服侍黛玉,丈夫在那里也好谋个差事。
王管家媳妇素知紫鹃满心记挂着黛玉,当初若不是身子重,也跟去了,想了想,便答应了,他们夫妇跟着黛玉夫妇总比在家里的强,家里是周夫人管家,自己和丈夫虽是大管家大管事,但是儿子却不大容易出头,不如跟了周鸿。
紫鹃听了,十分欢喜,忙忙地收拾行李,又去了娘家一回。
当初紫鹃想让父母赎身出来,不想父亲舍不得在荣国府的差事,屡劝不肯,直到抄家时,几辈子挣下来的家业都被抄了,登时后悔莫及,被发卖时,紫鹃拿着梯己银子,她丈夫好说歹说,才赎了下来,安置在紫鹃陪嫁的小院子里,又拨了几亩地给他们。
紫鹃父母听说紫鹃要去西海服侍黛玉,便道:“在京城里无所事事,不如跟你一同去罢。”
紫鹃撂下脸来,道:“爹娘这是何意?难道还想着到西海,在大爷奶奶身边谋个差事不成?依我说,竟是和哥哥嫂嫂在家老老实实地种地罢,何必去打扰奶奶的清静?爹娘哥嫂侄儿们从前虽是下人,也都是丫头婆子服侍着,个个身娇体贵,去了能做什么活计?往日府里多少下人都被卖到了天南地北,如今有栖身之所,也有二十亩地,不知道他们多羡慕二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