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下人嘴碎,所以张家打探消息十分迅速,但同时也知道了黛玉体弱多病的名声。
想到这里,张夫人皱了皱眉头,一个女孩儿家传出这样的名声对于以后的婚事不好,恐怕只有三分娇弱也传出十分病症来,怎么荣国府里就没人在意?
好在,这半个月以来隐隐有着抑制下人乱嚼舌根的迹象。
虽然因为只有半个月所以效果不大,但是长此以往,总会杜绝这些流言蜚语。
永昌公主挑了挑眉,道:“谁说她身体不好的?我瞧她虽然有些不足之症,但是面色红润,精神极好,不像有大症候,而且南北地域水土不同,女孩儿身段各有差异,江南一向以风流袅娜为美,所以瞧起来有些纤弱罢了。”
张夫人放下心来,刚出了正月,她便递了帖子去荣国府,带着两个教养嬷嬷登门。
贾母早有预备,命邢王夫人亲自迎了进去。
一干人也在宫中大宴上见过,虽没交情,可面上总是十分柔和,互相恭维了一番。
寒暄过后,张夫人提出要见黛玉,待她亲眼见过黛玉后,顿时相信了永昌公主对她的称赞,拉着她的手不住夸赞,又命人预备了上等的表礼,与之相同的,还有给迎探惜三春的表礼,毕竟上门一趟,她不能只见黛玉一个。
黛玉屈膝谢过。
张夫人道:“再过几日就是你的生日了,我也没什么东西给你,所幸永昌公主给了我两个常伴左右的嬷嬷,今儿给了你,权作使唤。”
教习嬷嬷虽然值得尊重,但是在宫里仍是服侍人的,属于地位略高的奴才。
张夫人送来的两位教习嬷嬷一位姓容,约莫五十来岁,圆脸杏眼,一团和气,乃是自幼伴随着永昌公主长大的贴身大宫女,据说与家中继母不睦,不愿由继母安排嫁给自己的娘家侄子,便求了永昌公主的恩典,自梳做教习嬷嬷,永昌公主的两位女儿都是她教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