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此行的目的也正是這本書。
故而他一路上顯得極其興奮,嘴裡一直念叨著一些外行人根本無從理解的語句。
林安卻聽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秦修文是打算和他合作,共同開發這個課題。
秦修文雖然與他的專業跨越十分之大,但這件事本身就不簡單只是一個生物學的謎題,秦修文大可以從自己的領域,從而推翻一些以往學術界的定論。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秦修文來說,這件事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他想要真相,而秦修文想要成果,他們各取所需。
……
「雖然我只看過一遍,但我可以跟你保證,我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酒店內,秦修文滿臉激動地搓著手。
林安屏氣凝神,敏銳的目光一刻也不離開書頁。
很顯然,這是一本縣誌。
在中國古代,很多地方上保留著寫縣誌的習慣。對於歷史學家們來說,縣誌是考察當地風土人情最佳的文字資料之一。
林安的專業雖然不曾在古漢語這方面有所涉及,但他憑藉著自己超強的記憶力與理解能力,還是將這本書里所記載的事情理解了個七七八八。
縣誌中記載,當地有一個叫鳳溪山的地方。
鳳溪山風景秀美,物產豐富,山中生活著一群特殊的族人。
這些族人們與世隔絕,很少與山下的鄉民們打交道。然而奇怪的是,他們的生活卻十分富足,哪怕是在饑荒旱災的年代,也不受到任何影響。
有人說,這是因為這些族人們世世代代供奉著鳳溪的河神。
鳳溪的河神是一位美麗的仙子,會賜予她的信徒福氣,保佑信徒們健康富饒。
看到這裡,尚且還屬於正常的理解範疇。
但接下來,縣誌的作者卻筆鋒一轉,突然開始描寫鳳溪山上生活的族人們神奇之處。
一開始,是有鄉民發現,在老鼠泛濫成災的年代,整個鳳溪山居然一隻老鼠都看不到;後來大家都以為是鳳溪山的某種植物有驅鼠的功能,紛紛到山上伐樹。
怎料,看似寧靜秀美的鳳溪山中,居然生活著許許多多大貓。
這些貓咪們身形矯健,目光深邃,和普通的家貓有極大的差別,還很有靈性,根本捕捉不到。
漸漸地,鄉民們便傳言,這些貓其實是鳳溪山族人所變。
縣誌的作者卻對這則傳言持懷疑態度,於是有一日進山中走訪鳳溪族人,誰知當天便親眼見到,一個嚎啕大哭的小孩兒,當著他的面變成了一隻黑色小貓。
……
「你看,我說的不錯吧。」秦修文語氣里滿是得意。
「這記載也未必是真。」林安面色不變。
「如果單單只看記載,那自然無法作為決定性證據。」秦修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