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助孕的藥。助什麼孕?誰要懷孕?
玉秋拉開她捂著耳朵的手:「不然姑娘回了陛下,看他肯讓您出宮不肯?奴婢猜測,一定不肯。您既然打算留在宮裡,就要早做打算。恩和寵都是靠不住的,有個皇子傍身才是真的。」
宮女的手溫熱柔軟,輕輕地握著她的,透著股堅決。
玉秋肯對她說這樣的話,已經是難得的忠心,切切實實在為了她考慮和打算。
皎皎問她:「你早上是不是剛去看過杜姑姑?」
宮女乾脆利落地點頭承認:「姑姑也很擔心。」
皎皎覺得有點心慌。
她能理解她們的想法。如果是她,發現陪伴多年的公主其實並不是老皇帝的女兒,甚至還跟自己曾經皇兄私定終身,她可能要被嚇暈過去。而她的宮女們卻迅速從一個接一個的衝擊中反應過來,努力要在劇烈變化的時勢里為她找到一個好的出路。
見皎皎抿著唇沉默,玉秋想了想,轉身出去,不多時端來一碗玫瑰珍珠圓子:「陛下特意留下了皎然殿小廚房原來的師傅,姑娘嘗嘗,是不是還是那個味兒?」
皎皎伸手碰了碰碗壁,朝玉秋鼓起臉:「熱的……」
玉笑道:「姑娘,眼看就要入冬了。陛下交代奴婢們,不能縱著姑娘貪涼。」
皎皎嘆為觀止。
玉秋雖然沒有催逼,但這一字一句都是在提醒她歸衡的存在,和對她的關注,要她早做打算。
但是——
和珍珠圓子一起遞給她的不是筷子,而是一柄銀叉,顯然有人考慮到了她用筷子不甚靈活的事實。皎皎就用磨圓了的銀叉,有一下沒一下地戳著碗裡圓鼓鼓的圓子,心煩意亂地想,為什麼歸衡要做皇帝呢?
她一邊知道自己這麼想實在沒有道理,要不是歸衡雷霆手段,她和柔嘉早已魂歸地府,何況歸衡並非池中之物,和那班沒用的兄弟們比起來,成為一國之主那簡直是天經地義的事。
然而理智歸理智,她心裡有個聲音,在微弱地說,如果他不是皇帝就好了。
哪怕仍舊是寧王呢。王爺比皇帝自由多了——她「前世」知道的歷史,看過的小說都告訴她,後宮人選也是平衡朝政的重要一環。
她當然接受不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也不想看他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左右為難。
有沒有什麼兩全的辦法呢……
玉秋看著水晶碗裡逐漸被搗成泥的圓子,一個字也不敢說。
然而到了快用晚膳的時候,她終於不得不開口。
「姑娘。」宮女急匆匆衝進來,回稟,「奴婢聽說、聽人說……」
「說什麼?」皎皎抬起頭,「玉秋你別著急……」
皎皎忽然睜大雙眼。
玉秋似有預感,整個人都軟了下來。在她身後,肩寬背闊的高大青年穿著明黃色長袍,英姿勃發,大步邁進來:「聽人說,朕不日就要大婚,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