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手中的紅薯,周徽嵐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飢餓感排山倒海地撲來。
「鳳丫,過來,幫嬸子一個忙好不好?」
小姑娘怯生生地抬頭看她。
「幫嬸子將繩子鬆開。」周徽嵐儘量放柔了聲音。
天知道,從姐姐變成嬸嬸,她內心有多憋屈。
小姑娘可能不太擅長拒絕人,聽了她的話,接受到她的善意,懵懂地開始給她解開繩子。
農村人愛惜東西,繩子打的是農村常見的結,而非死結,故小姑娘也會解。
解開繩子之後,小姑娘心生不安,很快跑走了。
旁邊,半截紅薯被落下。
周徽嵐左右看了看,最終因為受不了肚子裡的飢餓感伸出了魔爪。
然後她迅速挑了一條避人的道,慢悠悠地往家走。
半截紅薯連皮三兩下就進了她的肚子,她從來不覺得生紅薯竟然如此美味。
周徽嵐苦笑,從原主記憶中得知,她已經被綁在那裡接近兩天一夜了,滴水未進。
期間遇上兩三個人,這些人見了她也僅是遠遠地避開。和她想的一樣,綁她的人只想給她一個教訓,並不想鬧出人命,再者,村民不想多管閒事,所以並沒有人來追她。
第2章
剛才一路走回來,所見的都是低矮的泥房,炊煙裊裊,雞鳴狗吠,一派鄉村景象。根據原主的記憶,這個時空和她所知的八九十年代相類似,卻又不同,姑且稱之為平行空間吧。類似華國改革開放之前,並且還是動盪十年剛結束不久,八十年代初的農村,百廢待興。
一路走,她一路都在深挖原主的身份。
原主的記憶是有損傷或者說是缺失的,不像正常人一樣回顧生平的時候,時間線以及前因後果都對得上。讀取了原主的記憶,周徽嵐知道原主的來歷有蹊蹺。
原主名叫周蕙蘭,和她是一樣的名字讀音,她並不是大坳村以及附近的村子的人,甚至不是西省人。她是十八年前來到這大坳村的,至於怎麼來的,她實在是記不大清了,是她這具身體的丈夫楊建平將她帶回來的。
在她的記憶中,娘家親人在很遠的地方,十八年來都沒見過了,具體的生活細節,甚至娘家親人的相貌,記憶缺失的原因,很模糊。
她被楊建平帶回的時候,已經二十歲了。
這個年代的人結婚都早。
而楊建平因為遊手好閒的關係,是大坳村的二流子,加上楊家也窮,他一直娶不上媳婦。直到那一年,二十五歲的他偷摸著出去了一趟,回來的時候領了個大姑娘回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周蕙蘭。
從零星又模糊的記憶中,她知道原主是嫁過人的,還生過兩個孩子。到大坳村實非她所願,原主當初是想與村裡的一個知青結伴到部隊探望她丈夫的,但中途不知道怎地就昏迷了,等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到了大坳村。
大坳村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這裡的人都自給自足,孩子們讀書,都得走上四五里地的路才能去到學校,到鎮上縣裡也遠。直到近年隔壁村得縣裡扶持下修了一個四等火車中轉站,大坳村的人從隔壁村借道,去縣裡和鎮上才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