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卓跟顧嵐是結過梁子的,雖然現在同在童冉手下共事,但高卓依然對顧嵐鮮少有好臉色。考察團一行與高卓等人互相見禮後,顧嵐上前要說話,高卓卻直接對阮正道:「阮大人,衙里備了早膳,諸位行車勞頓,請先用一些墊墊飢。」
顧嵐吃了個癟,也不以為意,像是東道主一般也客氣得請阮正進門。
阮正也向兩人客氣一番,帶人進了衙門。剛剛那個高卓他記得曾是小鍋縣的縣尉,脾氣比較硬,不過也當得一句清廉剛正,而那顧嵐是金河監的監察副使,沒聽說過有什麼劣跡,他倆也不在一處辦公,怎得高卓看顧嵐如此不順眼?
且論品級,顧嵐在高卓之上,可觀兩人相處倒是顧嵐略顯心虛的樣子。
阮正身在吏部,負責官員升遷調任,除了各官員的品行能力,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是要知道的,出於職業本能,他讓手下一名吏員去打聽了一番。
那名吏員很是機靈,很快便打聽好,報給了阮正:「聽說顧嵐為了請童大人到金河監修路,曾經來小鍋縣衙堵人,當時童大人不在,是高大人應對的,估計是當時結下的梁子。」
阮正奇道:「他如何堵人的?」
吏員道:「搬了桌椅在縣衙門前辦公。」
阮正不由多看了顧嵐一眼,彼時顧嵐正喝粥,不小心嗆了一下,小聲咳嗽。
金河監前任監尉的事情阮正知道,這個案子很大,京裡面也曾為此議論紛紛。聯繫此事,顧嵐想修路的緣由他便也猜到了,倒是個有抱負的。
用完早膳後,略做休整,考察團一行便先去了煤球坊。
早先童冉帶來的金河監工人已經都走了,如今煤球坊的人都是在小鍋縣當地招的。小鍋縣這裡煤球比木炭便宜,所以坊內生意不錯,前面賣煤球的鋪子裡人來人往,還有鄰近縣城過來批發的。
童冉的煤球推廣開來後,同樣缺少樹木的隴右、嶺西兩地也漸漸用了起來。他們那裡沒有煤球坊,得來小鍋縣或者定縣的煤球坊買,如此一來,這兩家煤球坊的生意絡繹不絕。
阮正注意到,煤球坊的幾個管事都是要有一些正氣的,有一個甚至已經快要凝聚正氣之種了,這在普通的作坊里並不常見。他對煤球怎麼做的沒什麼興趣,便跟那幾個管事的聊了幾句。這官營作坊的管事見慣了當官的,倒也不卑不亢,與阮正聊了許久。
沈西等幾個工部的對管事的就沒興趣了,他們很快融入了工人之間,對煤球的製作過程頗感興趣。
工人們不如管事的常與當官的打交道,一開始還犯怵,後來發現這幾個官根本沒在意他們,就一心盯著黑乎乎的煤球,頓覺好玩,也放開了,跟他們說了許多跟煤球相關的事情,還讓沈西親自動手制了幾個。
吳歡左瞧瞧右看看,問高卓道:「這煤球坊每個月能有多少流水?」
高卓摸不清他想如何,只答了個大概的數字,還略打了折扣。戶部的人天天盯著銀錢,若是讓他們知道這煤球坊爭得多,誰知要編出什麼名目來徵稅,若錢都進了國庫,他們小鍋縣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