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磊落,冰蘭提出自己的觀點,兄弟四個早晚要分家,荒地開得越來越多,分莊是必然:「我的意思是想再建一座莊子,建成後讓長松一家搬過去管理莊子。莊子收益的七成歸他,三成歸公中。至於莊子種什麼,做什麼,我不會幹涉!
這邊一樣,莊子給長軒,其餘的孩子等成年看情況。想種地的我一樣給他們一個莊子,不想種地的各憑本事闖蕩。黑炭的收益我會分給齊家所有人,包括玉茹,我的小外甥女、、、、、、」
冰蘭沒提邱清揚,那孩子大了後回來的次數更少了。總是一臉陰鬱,這樣的人冰蘭實在不喜。齊玉茹多年根本沒有焐熱那個孩子冰冷的心,冰蘭歸結遺傳。
趙家心情激動著回去的,哪個嫡母能做到冰蘭這樣?背地叮囑著閨女姑爺好生孝順嫡母。
於是趙家再次出去的時候帶上了莊子上組出來的商隊。
歷代王朝都將鹽看得無比重要,鹽稅占著國庫重要份額。趙家運的鹽是走私鹽,被抓住輕則重罰,重則丟命。商隊要運鹽,冰蘭心中是不踏實的。
想起某段時間實行過的鹽引,鹽商想要合法販鹽就要先從官府購得鹽引。鹽引分長期短期,長的一年,短的一個季度。鹽引制度在歷史長河多次起到了重要作用。冰蘭在慕景峰催糧的時候將這一觀點講給他。
「辦法好!難為老婦人替朝廷分憂!」
「我是不得已,建莊子養家哪個不要錢?牲畜馬匹又少不得鹽巴,不得已啊!」
「呵呵,老夫人是怪我們只拿東西不給錢了吧?」慕景峰半開玩笑道。他也很不好意思,可他們手裡真的缺錢缺糧缺馬匹!
「穆大人知道我不是那意思,孩子們想干點事,又怕擔風險。要是有了鹽引,咱們不是各得其所嗎?」
「夫人說的是,回去我就寫到摺子讓人送給三皇子。別處咱們說了不算。青州懷州是可以試試的。」
冰蘭沒想到事情會那麼順利,臨時鹽引很快下來。齊家拿到一年五萬斤的鹽引,其他商戶有多有少。冰蘭幫趙家拿到一萬斤的鹽引,鹽引有數,尤其初試階段。
兩家人馬很快上路,這回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運鹽銷鹽了!趙家得了好處,自然不會忘記齊家,抽了兩分利給莊子。手裡錢多了,莊子建的就快!加上周圍一些流民和遊牧小族投靠,人數越來越多。
瀛洲,泰州先後到了三皇子手中。冰蘭家的荒地開到了五千畝。在距離他們二十里地的南面建起第二個莊子。兩個莊子之間修了寬敞的馬路。下面卻是一條暗道,就是不走上面,通過地下一樣過去。趙家族人都跟齊長松過去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皇子需要的糧食布匹越來越多,莊子幾乎全部種上了高產的玉米。小麥玉米,一年兩季,棉花一樣大片種植。莊子上的女人不辭辛勞地紡線織布。這些東西源源不斷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戰亂一直持續了四年,三皇子才將都城拿下,登基做了秦皇。真正將二皇子和大皇子餘孽繳清已經是六七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