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席泰平讓閨女離遠一點,「大家正在忙摘菇子呢, 你別靠著那邊,會被碰倒。」
把席寶趕到這個地道小洞的入口處之後,席泰平才回答她的問題,「雖然我們平菇、草菇的品種好,口味勝過天然的,但南城的供銷社依然不要這些便宜貨。
反正是穩定賣給咱紅茵鎮的供銷社,他們收上去也是在本地銷售,賣的還快,就沒必要特意給曬乾或者烘乾了。」
大家原以為南城不要的這兩樣平價菇子,最終的結局是成為村里人常見的菜餚,沒想到賣給紅茵鎮供銷社之後,大受歡迎,搞的村里自留的部分都不夠吃。
鎮上人們消費能力沒有南城的高,而這種鮮菇交易是不需要票的,人們想要改善伙食,這種有「素中葷」之稱、不要票、還便宜的的鮮菇,絕對是最佳選擇。
而西岐村穩定種植平菇、草菇後,差不多十天就能出一次貨,每次摘下來,洗都不給洗,直接用木板車拉到鎮上去,供銷社兩天就能賣光。
「說起來,這個菇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能賺。要不是我們夏天太忙了,即使有新農械幫忙,也抽不出太多人來管這些菇子……」
正因為這兩樣菇子生長周期太短,幾乎是天天離不開人,所以村里都沒法任性加大產量。
「鎮上供銷社的人親自過來好幾次了,回回都讓我們加大產量,這個品種菇子即使是新鮮的,好好放也能維持一周不壞,供銷社每次當天收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能賣空,他們就想要收購更多一點。」
「我們倒是想賺這個錢,但實在是忙不過來。」
平菇、草菇不算多稀罕,新鮮的賣價更低,差不多七分五厘錢一斤。西岐村沒有加大產量,每出一批,新鮮菇子總重量都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賣一次也才一百十幾塊左右,但一個月能出三次,就是三百多,一年有兩個月修整,算十個月的收益,那就破三千了。
這時候的三千,比席寶上輩子那會兒的三萬還經用。村里即使有其他更高價的農副產品,也沒任何人嫌棄這個每次只賺一百多的小菇子。
「薄利多銷嗎?」席寶想到了這個詞。
席泰平哈哈笑著,「對,這種低價的東西,最好的出路就是薄利多銷。雖然,這其實也算不上薄利了……」
「要是我們忙的過來的話,這兩樣菇子的種植量可以翻四倍,我們村里人也要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的鎮上就能消化掉。」
正這麼說著,紅茵鎮供銷社的人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