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是因為對方的母親是漢人或者因為對方的母親身份低微,就連辛者庫出身的八阿哥,他都能敞開胸懷重用。
他也沒有康熙那種只有純正滿族血統的才是高貴的,就像他剛剛說的,他其實覺得唐朝才是真的盛世。
平日裡,也是更願意讓有真學實才的漢臣幫著出謀劃策,比如張英父子或者賈瑚等人,對林瑞瑾這個其實是真正漢人的兒子,也是視如己出。
只是,可能是出於眼緣問題,也可能是因為他生母總是一副小心翼翼,好像所有人都欺負了她,她需要討好所有人才能苟且偷生一樣。
康熙吃她那一套,覺得她需要自己的保護,否則她就是再易孕,沒有康熙配合也白搭,但太子卻見到她就想起弘晳他娘,膈應地要命。
所以,對這個幼弟,他沒有康熙的過濾眼鏡,他很清晰地知道這孩子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純良。
淘氣作妖,甚至使壞,這些太子都能理解,他那個乖兒子林瑞瑾這些都沒少干,他就是再偏心也知道那小子不是個省油的等。
但是,林瑞瑾做這些做的正大光明,而且對自己身邊的人,包括小廝和太監,都是很好很護短的,更不可能隨意打罵。
可是胤祄不是,他表面純良,背地裡卻又是另一副面孔,胤礽不止一次地看到,他做錯事受罰或挨罵的時候,當面乖巧認錯,偶爾也只是漏出小孩子式的委屈和撒嬌。
這樣的舉動,不僅讓大人不忍心再繼續說他,甚至還會更憐惜些,就連他偶爾鬧脾氣耍小性子,都不會讓人厭煩,康熙還說他,要是再淘氣些,就是第二個瑾哥兒。
太子卻撇撇嘴,那你們看到的是表面,等沒有大人的時候,他就會面色猙獰地對自己的小太監非打即罵。
之前,胤禛還勸胤礽,說這孩子還沒有瑾哥兒大,權當子侄待著就是了。
十三阿哥還因為這小子哭訴二哥厭煩他所以傷心痛哭地事情,一度和太子不高興,覺得連個稚子都不能容忍的儲君,心胸太狹隘了。
直到後來,林瑞瑾生氣二人對太子的偏見,引著二人看了現場之後,他們才明白這就是個兩面人。
這之後,胤禛和十三阿哥對十八阿哥是敬而遠之了,還特意告訴自己的孩子,跟十八叔玩兒的時候,一定要帶好小廝。
而老太后大約是人老成精,她是打一開始就說這個孩子不是個省油地燈,也摟著林瑞瑾告訴他別去王氏那邊兒看小十八,省得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