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去正殿,我要去見貴妃娘娘。」
「娘娘。」
坤寧宮,一太監匆匆進殿在皇后耳邊悄聲不知說了什麼。
「很好,再讓人在她耳邊吹吹風,是死是活就看她自己的意思了。」
皇后敲著桌面邊思考邊吩咐。
她雖算計,但這事皇后卻不打算親自出手。
「奴才明白,奴才這就去辦。」
「去吧。」
打發了太監,皇后又問身邊的宮女:「石嬤嬤呢?去將石嬤嬤叫來了。」
宮女出去很快就將石嬤嬤叫來了,皇后將宮女們都打發了去只留石嬤嬤在身邊。
「嬤嬤,承乾宮的事情差不多了,若是成了那就得將烏雅氏給移了出來,你幫本宮想想將她安置在哪才好。」
「娘娘,烏雅庶妃不過個包衣庶妃,您何必管她呢。」石嬤嬤是皇后身邊的嬤嬤,可沒將烏雅庶妃放眼裡,更何況烏雅庶妃是承乾宮佟貴妃的人,天生就讓坤寧宮中的身討厭。
「本宮是皇后,烏雅氏雖出身卑賤但她肚子裡懷的可是龍胎,事關皇嗣本宮自然該管。不過本宮只管安置她,她腹中的孩子能不能保得住就看她的本事了。」
皇后不是仁孝皇后,她沒有打胎殺別人孩子的喜好。皇后和仁孝皇后同一年進宮,這十幾年裡,後宮嬪妃懷孕流產和夭折的皇嗣多是仁孝皇后的手段,當然也有其他嬪妃的手段;而皇后哪怕與仁孝皇和佟貴妃斗得再狠她也從沒對康熙的子嗣和懷胎的嬪妃動過手,這些康熙也是知道的。
皇后能被康熙封為繼後除了她的家世之外,也是因為她自身的原因。
對於皇后不對康熙的子嗣和懷孕的嬪妃使手段,皇后身邊的人都不能理解,就是石嬤嬤也一樣。
石嬤嬤見皇后已經拿定主意也就不再勸,用心替皇后分析起來了。
「娘娘,現在宮裡有一貴妃一妃七嬪,佟貴妃和平妃必是要排除在外的,這樣就只剩下七嬪了。」
皇后:「七嬪。七嬪中榮惠佳三嬪膝下有子,她們三人不行。」皇后直接將有子的嬪妃排除了。
「宜嬪頗得盛寵,又出身上三旗的鑲黃旗,宜嬪膝下無子,她倒是最適合不過。」石嬤嬤想到了宜嬪。
「正是因為如此宜嬪才不適合。」皇后瞥了石嬤嬤一眼,否決了石嬤嬤的建議。
「宜嬪出身不凡性子高傲,她又不是那自甘墜落的佟氏又怎麼會願意養包衣奴才的孩子。她若是想養包衣奴才的孩子早就抬舉翊坤宮的宮女而不是讓她親妹妹進宮借腹生子了。」
同樣出身上三旗鑲黃旗同樣出身尊貴的皇后最是了解宜嬪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