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大被親娘說了一通,灰溜溜地回了家。
他媳婦還問:「婆婆咋說的?」
林老大沒好氣地說:「我媽咋說的,你還不知道?你不是背著我去找長生要錢了?我媽說了,咱倆沒管過長生,以後不能問長生要錢。」
「她咋管那麼寬,長生還是我生的,我問他要點錢咋了?」
「就憑咱沒養過長生,咱媽也不會讓長生給咱錢,她都跟我明說了。你以後長點臉,也別過去問長生要錢了,我可丟不起臉。」
林老大媳婦惱怒地說:「要是家裡日子好過,你以為我願意舔著臉問長生要錢嗎……」
林老大不耐煩了,「行了,別說了,咱家日子又不是過不下去,村里人不都是這麼過的嗎?」
林老大媳婦不敢跟丈夫嗆嗆,嘮叨幾句,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
轉過身,林老大媳婦背著丈夫咒罵婆婆老不死的。她覺得,只要婆婆死了,沒人在她頭上壓著,她想問小兒子要錢,小兒子不敢不給。
偏偏有七彩在,把林奶奶的身體調養的極好,平時基本不帶生病的。林老大媳婦想等婆婆早死,那她有的等了。
這兩年,知青辦又分了幾個知青到河上村來,知青點早已住得滿人。知青們對秀外慧中、長相又好看的女大夫七彩定親,也都有點想法。
「聽說小程大夫過目不忘,她這樣的知識女青年,放到原來,妥妥的是大學生。大學生畢了業就分配工作,哪像現在,她只能窩在鄉下當個赤腳醫生。」
「那也比咱們強。咱們還是城裡來的,不一樣混到鄉下來了。」
「我說,你們這思想有問題,咱們可是又紅又專的接班人,哪裡需要哪裡搬,像咱們這樣的,早晚不得回城?」一聽這就是對回城抱有希望的知青。
秦皓軒作為老知青大哥,被委託管著知青點的所有同志們。他聽了這些話,難免也有點想法:小程醫生跟林同志,在農村來說都算是優秀人才,他們還是比較般配的。自己倒是城裡來的,可有什麼用,還不是在鄉下種田。問題是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兩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希望回城?
聽說有門路的知青已經找了關係返程,只要城裡有單位接收,就能回去。可是像他這樣的家庭,就算是托關係,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
程葉可是清楚地知道,離回城還有好幾年時間,有門路的知青托關係返程了,留下的都是沒門路的或刻意到鄉下避難的。後來很多知青見回城無望,都先後在鄉下結婚生子。
程葉不想下地賺工分,又跑到學校去上學了,可是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去「學工」、「學農」、「學軍」,她能學到的知識有限,只不過比在家天天下地幹活時輕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