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爺的話,昨夜伺候的是李姑娘,原來就在福晉院子裡伺候,只不過並不是在房裡貼身伺候的。奴才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四十二年內務府採買上來的。”聽完蘇培盛的介紹,明白靜思這會兒最缺的都是些什麼。
只是這會兒四爺看她挺順眼的,願意給她一些便利。四爺沉吟片刻,“就說她伺候得妥帖,賞她一盤銀裸子和幾件首飾吧。畢竟是爺的人,還是需要點體面的。”
蘇培盛得了四爺的吩咐,心想這個李姑娘說不定有幾分造化,倒是可以提前賣她一個好兒,去給她挑點兒合適的賞賜。“爺放心,奴才等會兒就讓小喜子去辦。”
小喜子是蘇培盛收的徒弟,人機靈的很,在四爺面前也是有印象的。這件事叫他去辦,也說明了蘇培盛對靜思的看重,否則一個侍妾的賞賜,前院隨意打發一個小太監來送都是可以的。
四爺走了,福晉又不用她去拜見,靜思正好多休息一下。因為不用外出,送走四爺後,靜思乾脆又回去床上躺了一會兒。臨到午膳的時候,靜思終於磨磨蹭蹭的起來了。隨便收拾一下,吃午膳正合適。晌午過沒多久,前院的賞賜就送來了,小喜子帶著兩個舉著托盤的太監一起來的。
兩個托盤都用紅布蓋著,要是拿著這些賞賜大咧咧的從前院過來,那就太高調了。因此一般給賞賜的時候,除了那些布料和用匣子裝起來的東西,其他的都是用布遮起來了的。靜思出來了,小喜子就上前掀開了布,托盤上的東西就明明白白的展示在了靜思眼前。
一盤大大小小的銀裸子,約莫有一百兩了,要知道一個侍妾的月銀也就才二十兩,各處打點一下也就沒什麼了,這一盤銀子來的正是時候。另一個盤子上放的是幾件首飾,兩個成色還看得過去的玉鐲子,還有兩支釵兩副耳環,擺在托盤裡看起來少,但她一個侍妾用起來已經夠了。
靜思面露驚喜,笑著對小喜子說:“今兒麻煩喜公公走這一趟,辛苦你了。爺賞賜的這些東西奴婢很是喜歡,麻煩你回去替我磕個頭,謝謝爺的賞賜。”
不管對四爺的賞賜是不是真心喜歡,樣子還是要做出來的,因此小喜子都習慣了後院的大小主子們這樣的吩咐,笑著答應了下來,“李姑娘放心,奴才記下了,李姑娘的心意會替您轉達的。”
其實誰都知道這是一句空話,除非四爺要求了,否則這些人回去之後只會向蘇培盛回稟一句罷了。
春雨適時的將靜思準備好的荷包遞給小喜子,小喜子謝了賞就不客氣的收下了。在手裡輕輕一掂,小喜子發現是個五兩左右的銀裸子,心想這李姑娘還挺大方,跑一趟就得了她四分之一的月銀。他們這種進府里伺候人的,也就只有這麼一點對錢財的喜好了。
可惜一般侍妾都出身卑微,他們好不容易走一趟侍妾的院子,得的也就那麼一丁點兒。李姑娘在侍妾裡頭算的上大方的了,因而回到前院就把這事給他師父蘇培盛一說,蘇培盛也覺得這個李姑娘挺上道,先交好著吧。要知道,伺候四爺的奴才不給你使絆子,就是在幫你了。
第5章
在靜思侍寢後的幾天,聽說是因為四爺在前院非常的忙碌,所以除了讓蘇培盛去看望一下懷孕的宋格格和有些病弱的福晉,四爺竟一次都沒有進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