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新官上任,竟連這樣的陳年舊事都了如指掌。”
“五十三年,平定州時疫,九皇子撥銀五百兩,遣人於附近州府採買藥材,發給百姓,分文不取,太原醫家方氏感其義舉,將自家藥鋪改為‘念九齋’,這樣的陳年舊事,我有許多,你還想聽麼?”
“……”
諾岷見九皇子與福晉行來,當即下馬施禮,九皇子亦還禮而笑,“巡撫大人辛苦。”
“豈敢,素聞九皇子善經商交結,倘若肯指點小人一二,小人必當感激不盡。”
胤禟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問我?”
“小人初任山西巡撫,值歲屢歉,倉庫不足,小人已查明貪污官員數十名,上疏彈劾,令其離職,然而……十數萬兩虧空,不知何處填補。”
“官員為何而貪?”
“自是利慾薰心。”
“巡撫大人原為戶部郎中,一身正氣,卻不諳地方官場,譬如知縣月俸三兩,一家粗食,也不過支撐五六日,至於幕僚師爺、門房僕役,又需另外出錢聘僱,若是大人,可會兩袖清風?”
“小人……”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今倉廩不實,衣食未足,大人想止貪,與其上疏彈劾,不如上疏請准,討些閒置的銀兩,先補虧空,餘下再分與各官養廉。”
諾岷聽得愕然,“可,哪裡還會有閒置的銀兩?”
“火耗銀,不是現成的閒置麼?”
依大清律,各省交與戶部的稅銀,必熔鑄為五十兩一枚的元寶上繳,熔鑄過程中損耗的銀兩,稱為火耗,這些損耗平攤於百姓所納稅款之中,然而各州縣並無統一規定,遂有官員藉此加征,用於中飽私囊與人情往來。若能將此項提存司庫,不僅能補虧空,還有結餘可作津貼,防止官員匿下不報,暗中交易。
諾岷醍醐灌頂,大喜過望,“多謝九皇子指點!”
“如何謝?”
諾岷愣了愣,“九皇子,希望小人如何謝?”
胤禟含笑望向身側的女子,“入了城,歇一天再走。”
想來諾岷果真感激於胤禟的指點,愁眉許久的事情撥雲見日以後,不僅心情甚好地准許一行人停留,而且聽聞胤禟與展念上街,頭一次沒有派人跟隨,展念當即摔給胤禟一套尋常布衣,帶他低調地混入城中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