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信寫好後,便命去赴會的葡萄牙商人提前出發,務必儘快將信交到老十手上。
其他人一看,也覺得與其在澳門呆著受煎熬,還不如早去呂宋,在老十面前探探口風呢,於是,也不用搞串聯,大家都住得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見有人收拾行囊了,其他人也忙著跟進,碼頭的船便前腳跟後腳的起錨了…
大清本土商人也著急,朝廷以後的政策動向可是關係到家族興衰,若朝廷真會再次禁海,那可得趕緊籌劃,該買地買地,該購山購山,免得一大家子坐吃山空。
因此,大家一面派人到廣州衙門套近乎,一面派人進京尋關係,一面便是心急如焚的想趕緊見到可親的敦郡王,大會組織者不僅是王爺,還是皇子呢,消息肯定不會錯…
於是,幾家一合計,便匆匆定了行程,一起出發了。
而西班牙人還沒得到消息,所以馬尼拉商會的人尚未到達,福建本地的民憤沒那麼大,大家的緊迫感尚不強,還沒想得那麼深遠,因此也沒那麼積極…
第三百六十四章 準備
雖然大部分參會人員過分積極了些,但老十和弘暄也沒手忙腳亂,位高就是好啊,手忙腳亂的事全交給士兵了。
不過,承擔了這一額外任務的士兵也沒怎麼忙亂,如今的清兵還沒腐爛似泥土,僅一個小分隊在一個時辰內便支起了100頂帳篷,而且還放進了策劃書所要求的擺設。
邀請的對象雖然是商人,但身邊的僕從、保鏢也不少,總不能叫這幫人晚上坐在沙灘上數星星,因此,劉管帶也沒叫人點人數,直接搭了個整數,不過,除了那30個正主兒,其他的普通帳篷房裡就只放了氈子和被褥,再無其他物件,當然,那30個商務帳篷里也就多了一個條機,一個躺椅。
本來還應該有茶壺的,但其木格當時立排眾議,非要來個訂製,叫嚷著要在茶壺茶杯上印上「大清暨西洋各國外貿懇談會紀念」這一長串字符,說是給後世史學家留點證據,這個低俗的主意自然遭到了弘暄和安安的拼死反對,後來官司打到了老十面前,老十稍稍左右為難了一下,便站在了其木格一邊,對安安道:「你額娘那么小氣的人這次出了這麼多銀子,還不知道怎麼心疼呢,就順順她的意吧。」當然對弘暄則是沒好氣道:「誰讓你捨不得自己出銀子的?不知道拿人手短?!」
不過,其木格也沒得意多久,老十將其木格擬定的紀念詞改成了「大清暨各西洋番國海運懇談會紀念」,夜郎的尾巴華麗麗的又露了出來。
其木格一看,連忙表示,「算了,還是依安安的吧,別印這些亂七八糟的了。」本來老十該被史學家稱讚為大清主動與世界交流的第一人,結果卻成了讓後世的史學家拿著這杯子坐實了老十坐井觀天,其木格自然不樂意,夫妻可是一體的,老十目光短淺,那不是其木格這一代人也鼠目寸光……
但老十卻以為其木格是假意推脫,斬釘截鐵的拍板表示,這事就這麼定了,不用再議,還幫其木格出謀劃策,「要不要印滿文?」氣得其木格無語問天,只好死馬當活馬醫,要求老十將「番」字去掉,結果不出所料,老十牛氣逼天的再次將大清的國力誇了一番,說了一小刻鐘,一點也不覺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