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大隊的活計都忙的差不多了,老周頭一大早就喊上一家人去打理自家的自留地。
因為政策的緣故,每家每戶分到的自留地都少得可憐,就算周家人口多,那分到的地也不算多。而且七零八落的,分散在各個路邊山崖,多數屬於貧瘠的沙地,要種上糧食也十分難。
就拿老周家現在忙得六塊地來說,全都在斷崖的斜坡上,土地全是紅沙石地不說,要爬上去就要從斷崖旁邊走,稍有不慎就有摔下山崖的威脅。
當然,他們的自留地不止這六塊,村里其他稍微平坦點的地方也有。可那些自留地都東一塊西一塊隔的十萬八千里遠,不像這裡連成一遍。
當初李保全分自留地的時候,也想照拂點親家。可為了公平公正,隊裡所有人家的自留地分配都隔的比較遠,土地質量都不好。如果土地稍微肥沃點,範圍就比較小,分到手裡的自留地就少了許多。反之,土地越貧瘠,分到的範圍就越大。
老周頭深思熟慮了一番,還是決定要這懸崖邊的坡地。這地兒危險又貧瘠,隊裡的人都不想要,分到他的手裡就變成很大一片,六塊自留地加起來,足足有一畝多呢!
雖說這裡的地質不好,種的莊稼又孬又小,但老周頭堅信,再貧瘠的土地都能養肥,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這不,年初農閒之際,老周頭就聽從了周燕的意見。拿雜草牲畜糞便加常年不見陽光的竹林濕土一起漚肥,加上周燕時不時在糞坑裡加些靈泉,再經過三次施肥之後,這片原本沙質乾涸得土地,居然開始變得濕潤起來,長了不少雜草。
喜得老周頭一看春雨停了,便馬不停蹄的叫上全家人鬆土種玉米。
其實周燕是不贊成種玉米的,這沙質土壤雖然用肥養過,還有靈泉灌溉,但畢竟是貧瘠土地,要養成肥土,沒個三五年,是達不到那個效果的。
現在這片坡地最適合種的,就是比較抗乾旱的高粱、辣椒、大豆之類。
不過這年頭種子難買,弄來弄去就這麼零星的幾樣,不是白菜蘿蔔就是土豆紅薯,像高粱、大豆這種北方主產的作物種子,西南方其實很難弄到的。就算弄到了,也會因為品種不同,水土不一樣,種出來差強人意。
辣椒倒是抗旱,只可惜,在土地無比金貴的年代裡,讓周家人種辣椒,簡直痴人說夢。
不過周燕還是爭取了一番,想種一些花生試試水,周老太太便不顧自家那口子的臉色,給她留了一角大概有五十米寬的地兒種。
這花生種子是周建國這幾年做行商,從雲南帶回來給大家當零嘴吃得。周燕一直沒捨得吃,種在空間的土地里,從最初不過十來顆的種子,到現在已經發展到近千斤。每顆花生顆粒飽滿,又大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