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用幾塊磚搭一個簡易的爐子出來,放在雞棚里,雞棚的溫度就可以繼續升高。
周圍拿磚塊圍起來,防止有些活夠了,覺得人生無望的雞衝進去,自願變成一隻香烹烹的烤雞。
生石粉和陳石灰,則要抖在雞食裡頭。
溫度一升起來,五百隻雞立馬就跟原來不一樣了。
在棚子裡蹦來跑去,抖著雞毛,尤其是那幾隻五花斑斕,鬥志昂揚的大公雞,邁著它們性感的屁股,圍著爐子外的磚牆搖來晃去。
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公雞。
拌食的於磊看著蘇湘玉往麥麩和豆子裡加著石粉和陳石灰,禁不住的擔心:「這些東西可不是能吃的,你別今天餵下去,明天死一片雞,蘇湘玉,那咱倆估計就得長駐哈林農場了,搞不好還得因為養死了雞給判刑,去勞改農場吧。」
「你不但不能有這種顧慮,還得從現在就開始暢想,等當了專家,別人來請你的時候,你該怎麼講解餵雞的方式方法。」蘇湘玉在於磊面前倒也不藏私,就跟他講起了蛋殼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到時候你會讓我講?」於磊接過雞食盆子,也沒個手套保護皮膚,直接就把手伸到石灰粉裡頭了。
蘇湘玉拍著手轉身坐到了爐子旁邊,暖和,舒服,還有一個任勞任怨幫自己幹活的人,這日子簡直不要太舒服。
二十斤煤敞開了燒也就一天功夫,石粉和石灰倒是可以多用幾天。
效果是驚人的,成就是顯著的,連著給雞下了五天的陳石灰,第二天早晨於磊起的早,進了雞棚習慣性的,得去查看一下專供母雞下蛋的糠窩。
糠窩,是用麥草編成,上面再鋪上麥糠,柔柔軟軟,當母雞有了下蛋的衝動,自然會去找糠窩,並且窩在上面把蛋生下來。
這是千百年來所有母雞的習慣。
最近,雞棚里五個小棚,棚里幾百個糠窩走下來,一天能找到十幾顆雞蛋都已經算是大驚喜了。
但是今天,才進去,迎門於磊就看到一個窩裡有三顆蛋。
他忍著心跳的衝動把蛋撿了起來,再掃過幾個糠窩,零零散散,裡面有一個的,也有兩個的,只粗粗的撿了一個窩,於磊就撿到了35顆雞蛋。
要在平常,一天總共能有35顆他都得去邀功報喜了。
但是,得忍住衝動,萬一別的小棚里都沒有蛋呢,那不是白歡喜一場。
不過,一進第二個小棚,於磊差一點就跪下了,幾乎每一個窩裡都有蛋,沒有一個空的。
都沒看第三個窩,於磊衝出門,還差點摔破倆蛋:「蘇知青,大驚喜,今天咱們最少也能給上面交150顆蛋,這在平時,是春天才有的產量。」
農場的表彰在望,當專家在望,於磊已經飄的不行了:「咱們得立刻去表功。」
但是蘇湘玉裹著被子,她居然還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