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謝皇阿瑪。”這就心累了?要是知道他還可以利用時間空間魔法做出現代的武器,現代提高農業畜牧業的產品跟方法呢?皇阿瑪是不是要懷疑人生了呢?
這感覺特別的不錯,胤禛開始深思……
自己的兒子自己了解,這小子莫不是還有什麼更驚人的舉動?康熙既期盼著,又特別的無奈。
胤禛只是這麼想想,人活得何必這麼累呢?走一步看一步,再說以他現在的魔法修為,現在的身體狀況,怎麼可能長時間多次使用這種魔法?這是會要命的!
“王愛卿黃河堤壩一事事關重大,容不得一絲馬虎,辦好了朕自有重賞,出了紕漏,朕也絕不輕饒,退下吧!”康熙恩威並施,這件事馬虎不得。
“臣等領旨,臣等告退。”工部官員都知曉這件事的嚴重性。
他們退下以後,“啟稟皇阿瑪,兒臣知道您一直很注重西洋學,兒臣覺得的確有很多可取之處,其實今兒的事也是結合了西方的數理而想出來,兒臣覺得這是值得推廣學習的事。”後世有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
康熙不贊同的蹙眉,“小四,西方的文化的確有可取之處,但咱們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再說還要學得會,不可顧此失彼。”他自己也只略懂而已。
“回皇阿瑪的話,大清子民無數,總會有學的會的,兒臣也不懂那些治國之道,兒臣卻明白皇阿瑪的擔心,兒臣更知道心悅誠服從不是壓迫,而是自己本身為人處世的態度,與學識關係可大可小,學識能提高人的修養胸襟,但不是高學識的人都如此,也有心胸狹隘之人,兒臣記得剛進戶部的時候,哪怕兒臣貴為皇子,依舊被戶部官員瞧不起,但是後來兒臣所做之事贏得了他們的尊重,所以尊重愛護從來不是身份地位給的,而是自己做的,就因為皇阿瑪愛民如子,就因為皇阿瑪心有天下百姓,百姓才會如此愛戴皇阿瑪,百姓要的從來只是安居樂業這麼簡單,今兒是兒臣大膽了,這只是兒臣自己的想法而已,還望皇阿瑪不要生氣,兒臣告退。”他知道大清前期有個戴梓,對機械方面特別的精通,他發明的武器被當做玩意,最後被人陷害流放,一生不得志。
這是皇阿瑪犯下不可磨滅錯誤,也是大清後來被侵略毫無還手的原因,他不想戴梓還是如此。
望著離開的兒子,康熙的內心極為震驚,他一直都知道小四從小就很透徹,所以從小他就避讓,最開始他曾懷疑小四故意為之,沒多久他就知道這個兒子是真的心不在此,卻沒想到能透徹到如此地步,在這一刻他深深覺得這兒子的胸襟眼界自信遠超當年的自己,他身上閃耀的那種自信,就跟當年的自己一樣!
康熙心裡五味陳雜,不知自己到底想怎麼樣,卻不敢輕易去打破如今的平衡,閉了閉眼,有小四的幫助,保成也不會辜負自己的期望,但願保成不要辜負小四如此情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