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我國工具機工業十分落後。歐美國家1797年便設計出絲杆傳動車床,1952年已經研發出數控銑床,而我國彼時金屬切割工具機年產量僅1.37台,只有滬市、奉天、春城等少數城市有製作皮帶工具機的能力,有此可看,技術差距和產量差距都非常明顯。
一五時期(1953~1957),我國對工具機工業十分重視,開始大力關注工具機技術、培養人才,並派出很多人去S國學習。這段時期,我國成功打造了一批骨幹企業,俗稱「十八羅漢」,還逐步成立了7個綜合性工具機研究所、37個各類專業工具機研究所。在數控工具機領域,1958年,我國出現了第一台數控工具機,比M國晚了六年,比德、霓虹和S國只晚了2年。
隨之我國進入計劃經濟時代,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要求統一配給、統一管理,使市場缺泛競爭力,也讓我國的工具機研發動力不足,還以仿製為主,核心技術未能撐握。歐美等國走的卻是從「0」到「1」的自行研發路徑。
1959~1978 年,全球處於冷戰時期,S國在我國工具機剛起步的階段給予過幫助,不過很快便招回了專家,並不再向我國出口工具機。此時,歐美等國對我國也施行了嚴重的技術封鎖。
顏明知來霓虹後,被人悄悄遞了張紙條,提醒說S國在偷偷摸摸跟東芝購買高性能的九軸數字控制工具機,用於潛艇等重工設備的高精度加工。
他對軍/工產業了解不多,卻知道,S國都想要的東西,那肯定要來幾台!
故這一段時間,他的精力大都放在了這上面,終於,通過他的反覆周旋與攻略,買了六台,共花費6.3億美元。
因為是精密工具機,M國和霓虹這邊把控的極嚴,東芝將這些設備偽稱為製造水力發電機葉片的兩軸工具機,獲得霓虹政府頒發的許可證後,經挪威的康士堡公司出口到港城,然後轉運至我國北方港口。
昨晚,聽到設備已經卸貨,一台被送去研究所,四台被送去不同的軍/工廠,最後一台由第一機械廠接收,顏明知長長吐了口氣,好好洗漱一番,飲了杯紅酒,一覺睡到天明。
簡單地用過早餐,跟助理和律師開了個會,顏明知便去櫃檯給秧寶打電話。
彼時,秧寶跟布朗先生和朱慧慧剛從海邊散步回來,接到電話,開心不已:「爺爺,你什麼時候回來?」
「我等會兒坐車去機場。」
秧寶雙眼亮了亮:「我們還在這兒待兩天,你過來嗎,這兒好好玩哦。」
「行啊,爺爺到了紐約,再坐飛機過去。」
「不能直接飛過來嗎?」
「沒有直達飛機。」
「哦,那我們等你,你快點過來。」
「好。」掛掉電話,顏明知處理了手頭的短期股票,拎起行李箱坐車去機場,乘飛機飛往紐約。
而同樣掛斷電話的秧寶,扭頭看向酒店大門,顏東錚和威爾、水芳、四名保鏢及機組成員相繼走了進來。
「爸爸——」秧寶撒腿朝顏東錚跑了過去。
顏東錚俯身抱起閨女,笑道:「想爸爸了?」
「嗯嗯,可想可想啦。」親膩地貼貼臉,秧寶抬手跟後面的傑森和水芳打招呼,「傑森叔叔,水阿姨。」
夜晚的海邊,海風比較大,下飛機後,水芳披了條毯子,整個人罩在裡面,人顯得瘦弱而嬌小,頗有點弱不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