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要求,吳道長之前的研究成果,我方有知情權以及使用權。”
看吳老道一張老臉越來越像苦瓜,懷興趕緊拋出肉包子:“要求說完了,接下來再說一下我方給出的條件。”
“第一點,我方包吃包住,伙食標配一葷兩素。”
“第二點,發放月錢銀子,每月三錢,若研究項目有重大突破,還會有項目獎金。”
“第三點,根據研究項目難易情況評定分數,分數累計到一定數值將會頒發榮譽勳章,榮譽勳章可用於年老之後領用津貼。”
“以上三點,吳道長覺得怎麼樣?”看著吳老道目瞪口呆的樣子,懷興不禁有些戲謔的問道。
……
吃飯睡覺有銀子還包養老,這糖衣炮彈威力自然不俗,吳老道沒一會就被懷興給拿下了。
第10章
只道是春去秋來回幾度,卻不知神州處處換新顏。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亦即陽曆1849年五月,這一年杏貞14歲。
經過七年的籌謀以及悉心經營,杏貞關於衣食住行和化工製造方面的計劃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比如食,當年杏貞的四海食肆限於各方面的原因,吃食種類並不多,但經過七年的發展,當初設想的幾樣特色小吃均已變現,不僅如此,杏貞還曾突發奇想的將KKC、披薩、炒年糕等國外美食搬上了四海食肆的菜單,這些西夷特色乍一出現,便又一次將四海食肆的營業額推向高潮。
當然,四海食肆的發展並不僅限於此。四海食肆依託於獨特、美味、價格親民的優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光京城就有超過二十家的四海食肆分店,這些分店星羅棋布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不僅招徠了大批消費人群,而且極大的提高了四海食肆的聲望,為杏貞其他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流。
住的方面,杏貞當年想要建古代商品房的心愿還沒有達成,不過卻向她的目標近了一步:吳老道率其科研團隊已經成功優化了鐵礦冶煉技術,並且基本發明了0.0版機械加工車床。
杏貞還記得她第一次看到這套車床時的驚訝,以及驚訝過後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敬佩。雖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和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取得的成就都很值得敬佩,但讓杏貞選擇的話,她一定會覺得後者更加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