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惠征和富察氏的感觀更像是哥哥姐姐,對於蓉兒、照祥、桂祥的感觀自然就是子侄視角的。對待子侄輩,杏貞的原則從來都是不親近不疏遠,做自己該做的,提醒自己該提醒的,卻從不會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好意,以至於八年的時間裡,杏貞跟整個葉赫那拉氏的關係都是不太過親近也不會過分疏遠。
這種狀況在惠征和富察氏看來,自然是認為杏貞少年老成一心撲在事業上,故而更是心疼她,而感受著親情溫暖的杏貞,也漸漸更多的回應他們的關心。
而在幾個孩子看來,杏貞這樣的作為便是不苟言笑、古板的要死,即便偶有崇拜,也是短暫的醒悟。不過杏貞也不在意,反正是子侄輩,做自己該做的,管自己該管的,其他的找他們老子去!
第12章
世道悄無聲息的就亂了。
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五,預示著帝王崩殂的鐘聲響徹整個北京城,灰暗頹敗低迷籠罩著這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堡壘。
二月二十五本是春冬交界,卻不知是不是老天也哀慟真龍天子的逝去,這一日竟下起了鵝毛般的飄雪,寂靜中帶著難以名狀的肅殺。
初聞道光駕鶴西去,杏貞雖然也有些驚訝於事發突然,但總歸不是震驚,畢竟她之前也推算過道光去世也就這兩年的事。只不過杏貞不震驚,惠征府的其他人卻淡定不了,畢竟死的人是這個時代的最高統治者,是所有臣民的君父。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惠征一大早出去後就一直沒回來,只臨近未時的時候派了個小廝來通知府里準備披麻戴孝,另禁止一切禮樂玩樂。
國喪這種事情一般十幾年才能趕上一回,所以惠征府上沒經過事的年輕丫鬟小廝神情中便顯得有些慌亂。杏貞看在眼裡,深刻體會到了國家統治者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無關他是英主還是昏君。
慌亂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更加風聲鶴唳起來,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先帝駕崩兩日有餘,但另立新帝的詔書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任誰聽到這個消息都會嗅出其中隱藏的巨大陰謀,而作為有資格爭奪統治地位的幾個皇子當然更是互相猜忌起來。
道光帝共有皇子九人,現階段還活著且有爭鬥資格的共有七人,分別是:四皇子奕詝,五皇子奕誴,六皇子奕訢,七皇子奕謹,八皇子奕譞,九皇子奕詥,十皇子奕譓。
其中,七皇子奕謹過繼給敦恪親王綿愷為嗣,降襲為多羅敦恪郡王,而八皇子現年十歲,除非自身實力非凡或母族地位超然,否則七□□十四位皇子將與大位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