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當杏貞被蒙著眼睛帶到山腳下,摘掉眼罩的那一刻時,直覺的自己是穿到民國抗戰時期里。
儘管內心裡一陣草泥馬呼嘯而過,但杏貞還是忍住了吐槽的衝動。畢竟這是大清帝國的地界,可不是她上輩子言論自由的狗窩,關鍵時期還是要注意形象滴。
時間本就有限,杏貞自然不想全浪費在這個鳥不拉屎的荒山野嶺,便趕緊帶人上了山。
雖然早有耳聞槍炮作坊有所變化,但真正見到的時候,杏貞還是覺得自己被震撼到了。眼前這座建在半山腰上的建築,占地幾十畝有餘,來回有官兵巡邏,看著就比以前的槍炮作坊高級好多。
驗了令牌對了口令放行之後,大清特別軍械所的真實面貌才一點一點的展現在杏貞眼前。整個軍械所被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按著匾額上的命名則是:槍械研究部、火炮設計部、□□研究部、製造部、生活區等等。
看著眼前的井然有序,杏貞不禁五味雜陳,槍炮作坊的不足之處她不是不知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解決又是另外一回事,在人員設施均不足的情況下,她最優先關注的一定是研發與產能,至於組織構架的合理性,都只能靠邊站。
至於真元帝亦謹這麼快就將這個問題解決掉,杏貞只能說:做皇帝的,就是豪氣!
不提杏貞內心的波動,只說她此次來的主要目的:巡查各項工作的研究進展。
至於怎麼巡查,杏貞當然不會去到研究現場,而是直接找到了大清特別軍械所的現任主事人以及各個分項目的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吳老道作為特殊人才留下來之外,杏貞之前派遣的話事人都已經功成身退了,原因麼,一是杏貞名下的其他產業尚缺有用之人,二是槍炮作坊已然正規化國有化,再出現私人勢力已經不合時宜了。
槍炮作坊的完全國有化,杏貞看起來是吃虧的,但其實她簡直是巴不得的。畢竟她設立槍炮作坊的初衷便是要增強國家軍事能力,為此,她甚至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而盈利麼,一毛沒有,完完全全的公益組織,之前為了籌集研究及製造費用,杏貞都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了,而現在,有收歸國有這樣大好的機會,杏貞焉能不高興?
而另一邊,現任大清特別軍械所武備的穆順早已接到貞元帝亦謹的通知,今天將有前槍炮作坊武器開發的重要人物過來巡查指導,請他做好接待工作。
對於貞元帝的指示,穆順自然遵從,事實上他非常期待見到貞元帝亦謹口中的重要人物。作為一個潛心鑽研武器軍備二十多年的武器控,穆順可以說武器研究就是他的生命,尤其是在看到槍炮作坊生產的槍械在各個方面均領先於工部後,穆順恨不得立馬會會這個武器研究高手。只可惜這個高手根本不在作坊里,直讓穆順一腔熱情打了水漂。現在聽到高手要來,穆順整個人都處於興奮中。
不過他畢竟是貞元帝亦謹的心腹,知道這位高手身份不一般,往來軍械所的行蹤需要保密,是以,他依舊如往常一般板著臉,任誰也看不出他內心裡的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