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烏庫瑪麽說承恩公老福晉心裡有疙瘩乃是人之常情。」康熙皇帝感慨道。
「這世間,估計也就是做母親的,才會把兒女都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還重,更何況是這些所謂的規矩禮法,榮華富貴?」
「其實在朕的心裡,有個人能怨朕也好,朕這心裡頭的愧疚也能少一點兒。」
小太子沉默,對於娘家人而言,當然是自己家的女兒活著更重要。可是對於皇家,或者這大清的任何一個婆家而言,當然是子嗣傳承更為重要。「皇阿瑪,兒臣覺得郭洛瑪麽心裡的疙瘩,並不是皇母難產的時候,您所做的決定。」
「哦,怎麼說?」康熙皇帝有點驚訝。
「兒臣對人的情緒有點兒敏感。今兒個郭洛瑪麽抱著兒臣痛哭的時候,兒臣覺得郭洛瑪麽對兒臣的疼愛關切,就和郭羅瑪法的一樣。對兒臣的身份沒有一點兒介懷。」如果郭洛瑪麽怨恨皇阿瑪當初沒有選擇保住皇母的話,估計也會牽怒到他這個讓仁孝皇后難產的「罪魁禍首」身上。
康熙皇帝愣住了片刻,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那你覺得你郭洛瑪麽是什麼原因?」 如果能把老岳母心裡對皇家的疙瘩去了,估計仁孝在天上看著也會很欣慰些。
胤礽有點兒不知道怎麼開口,皺著小眉頭,「皇阿瑪,兒臣隨意說說,您保證不會生氣。」
康熙皇帝對於太子為難的樣子嗤之以鼻,「你還會知道皇阿瑪會生氣?今兒你只管大膽的說。不管你說什麼,看在你皇母的面子上,皇阿瑪都不生氣。」
「那兒臣就直說了。」 於是胤礽就把後世的各種相關的研究資料,挑揀著幾點關鍵的地方,再結合自己重生到這裡後的一些情況,慢慢的講了出來。
當然小太子還是儘量的組織了一下語言,爭取不要刺激到今天已經非常傷心低沉的皇阿瑪。
「兒臣覺得,郭洛瑪麽主要是介懷,在皇母生前沒有得到您的特殊關愛。這個無關名分地位。」
「就比如說,在皇母進宮之前,您就有了那麼多女子在身邊伺候,好像還挺寵愛。」比如三阿哥的母妃榮妃娘娘。歷史記載中,當年她做為第一個伺候皇阿瑪的女子,在這個宮裡真的是榮寵一身,尊貴非凡。
「繼續說。你皇母的重要日子,皇阿瑪保證不打你。」
···
「還有就是,」胤礽有點兒難為情,還有點兒愧疚。「皇阿瑪,兒臣估計,這裡面有兒臣的一些原因。」
看康熙皇帝沒想透這裡面的道道,小太子就直白的說了出來。「您當年冊立保成太子為太子的時候,估計沒想過宮裡的人在對著保成太子討好,諂媚的同時,也會覺得他這個太子的存在很是礙眼,甚至是擋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