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巴巴的嘮叨個不停,康熙皇帝寄回京城的信又多了幾頁紙。
逼急了的胤礽就把他每天的日常作息時間表,在每次給自家皇阿瑪回信的時候抄上一份。然後吩咐所有的兄弟們姐妹們,每天每人都要給康熙皇帝寫一封信交到他手裡。
不會寫字的小弟弟們小妹妹們,就算是印個手印兒,腳印兒,也要印滿一頁紙。少年太子自覺,所有的信件加在一起,應該比自家皇阿瑪的來信份量更重,更多頁數了。
於是就在他每次給康熙皇帝回信的時候,把這些所有的信件,統統打包寄給思兒心切,身在遠方的康熙皇帝。
阿茹娜格格每次看到,胤礽捧著康熙皇帝那厚厚的一疊來信,一目十行的幾分鐘看完,然後刷刷幾筆的寫完一兩張紙作為回信,就覺得特別,特別的解氣。覺得胤礽是幫她的上輩子向康熙皇帝打抱不平了。
話說回來,胤礽這樣硬著頭皮,哆哆嗦嗦的幾年堅持下來,總算是做好了心理建設,能夠在他耿直無私,不懂周旋的性格上,穩妥的處理好他平生最不擅長的大小政事,擔負起一個留守孩子的看家重任。
用阿茹娜格格的說法,反正這文武百官早晚要習慣你認真考究,一板一眼的做事風格,早點兒學著適應也好。省的他們天天的被康熙皇帝慣得,只缺插個翅膀,飛上月亮找嫦娥喝茶嗑瓜子兒。
太子殿下從現在開始嚴格約束起來,後面再接手管理朝堂就輕鬆多了。她可不希望太子殿下將來和歷史上的雍正皇帝一樣,被那些貪官污吏理直氣壯的,指明罵是個冷酷無比的暴君什麼的。
兒子能幹,負責,一雙迷離多情的桃花眼一眯起來,哪些在他面前撒潑耍賴的文武百官,就心裡打鼓,倆腿打戰,不敢有絲毫的輕視欺瞞。
心情複雜,認識到這些大臣們都是欠收拾的康熙皇帝,對於那些找他哭訴的皇親國戚們,也採取了和太皇太后一樣的態度,裝聾作啞的打哈哈。
所以現在康熙皇帝自覺,他可以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甩開手在外面開疆擴土,巡視天下,安定各地方民心。
這也是康熙皇帝準備明年開春,就開始和葛爾丹之間的戰事的原因。兒子已經可以挑大樑了,他當然可以完全放下心來,心無旁騖的去和葛爾丹那頭狡詐兇狠的野狼廝殺。
父子倆一起沉默了好一會兒,心裡都是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太子這些年經歷的這番成長的磨難,都是他這個皇阿瑪一手狠心計劃的,有什麼事兒是他不知道的?
不想讓他擔心,於是每次在信里都是報喜不報憂。可是他又豈能不知,每次太子在他剛剛離開京城的那幾天,睡眠都變得特別淺,宮裡有個一丁點兒不尋常的風吹草動,都能把他從睡夢中驚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