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履莊催促道:「太子殿下放心,大傢伙兒都想多活一天,好多做一個試驗,珍惜自己的很。您有事兒,趕緊去處理吧,不要耽擱了。玩具處有我們幾個老人盯著,不會有什麼亂子的。」
「好。學徒們的考核時間定在兩天後。有問題不好解決的話,你到毓慶宮尋孤。」
從玩具處出來,胤礽快步朝乾清宮而來,哪知道他心心念念的皇阿瑪居然不在。
看到那一疊疊還沒批覆的奏摺,胤礽坐下來,一邊挨個的翻閱處理完畢,一邊等自家皇阿瑪回來。
康熙皇帝此時正在慈寧宮裡頭,和太皇太后大吐口水,抱怨兒子的不孝順不體貼。
「皇祖母,您聽聽,這小子說的都是什麼話?孫兒就想給他一個最好的婚禮,他這一輩子可就這麼一次大婚。居然給孫兒扯出那麼多大道理?」
「恩,太子確實不該。所以你就把他攆走了?」太皇太后眯起眼睛。皇帝孫兒好像越來越任性了,說不過太子,理虧了就端父親的架子攆人?攆的還是她的寶貝胤礽?
自知理虧心虛的康熙皇帝,在一向疼愛那小子的太皇太后面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孫兒當時被氣糊塗了。」
「恩,你們都仗著太子心軟老實脾氣好,都欺負他。」
太皇太后不理會低頭摸鼻子的皇帝孫兒,繼續說道:「皇祖母倒是覺得,太子的擔憂也有道理。」
輕輕的瞅了一眼,聽到她這句話,猛地抬頭,一臉的不認同的皇帝孫兒,老人家慈愛的笑了笑。
她知道皇帝疼愛太子,想給他一個最好的婚禮,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卻是想把他自己當年和仁孝大婚時候的憋屈無奈,都在太子的這次大婚之禮中彌補回來。
「皇帝別著急,我們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讓太子的大婚之禮,既有我們希望的隆重氣派,還可以不引起民間跟風,導致造成不良的影響。」
康熙皇帝一愣,隨之一拍腦門,他真的是被他那個臭小子給氣糊塗了。大清儲君的大婚之禮,氣派不氣派,風光不風光,看的又不是納采禮和聘禮的多寡。
皇家想要隆重風光,多的是民間老百姓學不來,或者是簡單的仿照著,學來了一星半點,也無須花費太多的法子。
「皇祖母,孫兒有注意了。孫兒這就給禮部吩咐下去,讓他們重新起草一份章程。」
「恩,皇帝有主意就好,正好回乾清宮看看。估摸著,太子擔心皇帝,現在又回去乾清宮了。」
想到兒子可能在乾清宮一邊批覆摺子一邊等他,康熙皇帝按奈不住的心急,和太皇太后告退後,大步的朝乾清宮走來。
這個時候,胤礽已經速度極快的批完了一摞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