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微微一笑,「皇上昨晚上讓人來傳話,找不到合適的采生人,明兒直接洗三。」
三個人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都是樂呵。皇家的父子倆,一個比一個能折騰。
太皇太后覺得這樣挺好,凡是寧可信其有,萬一小寶寶將來真的隨了采生人的相貌,豈不是虧大了?還是要隨他們的爹娘長。
不過既然沒有采生人過來,那她們也不多打擾太子妃和小寶寶們,這三天之內可都是要好好的睡足才行。
太皇太后三個人又滿是慈愛的看了看孩子們,發現從老大開始,四個小寶寶都是小嘴巴一動一動,好像是個笑模樣,一個個都是滿心歡喜的離開。
至始至終,她們都沒有對小寶寶們的名字說一個字,反正這些事兒都有皇上和太子做主,年齡大了,還是安心的逗逗小寶寶們玩樂就好。
也是巧了,她們一離開,小寶寶們就尿了,不光尿了,胎糞也出來了。好嘛,春蘭姑姑和喜梅姑姑高興的跟中了魁首一樣,樂呵呵的上前來在太子妃的指揮下給小寶寶們洗屁屁,換尿布。可算是抱了一回小寶寶們,親手伺候了他們一回。
太子妃瞅著她們倆這個歡喜的模樣含笑不語,對小寶寶們因為察覺到抱他們的人氣息不對而露出的微微掙扎的小情緒也是樂呵。一個個小嬌氣包,你們的傻阿瑪有這份心不假,就他那個忙碌的樣子,哪能真的不假手他人自己伺候你們兩個月?
看了看時間,差不過又到了吃奶的時間,讓兩位姑姑舉著一捏就會冒出太子殿下喊著「楸楸、槐槐、柏柏、松松」的小布偶娃娃哄了她們幾分鐘,發現他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就開始餵奶。
北方人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兩件大事:一是生下來三天的「洗三」;一是死去三天時的「 接三」,無論家庭貧富,無論這兩個儀式辦得隆重簡省,大小都要有個舉動。
三朝洗兒,謂之洗三。洗三,是漢家的養兒習俗,是古華夏小兒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滿人沒入關的時候就受到影響,入關後就把它當成正式的小兒儀式來操辦,一洗污穢、消災免難,二祈祥福,大吉大利。
「夜夢有人衣帔幌,水邊搜我黃龜兒」,說的是家有新生兒要洗三的親人的喜悅;「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況聞萬里孫,已報三日浴。···開書喜見面,未飲春生腹。」說的是來賀喜的近親好友們的歡喜之情。
內務府熬好槐條蒲艾水,用胭脂染紅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預備好挑臍簪子、圍盆布、花兒朵兒、升兒斗兒、刮舌子青布尖兒、新梳子胭脂粉各種物事,大蔥薑片、 艾葉球兒烘籠兒、香燭錢糧紙碼兒、生熟雞蛋、棒槌也都是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