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譚幼瑾坐到了副駕。
於戡主動挑起了話題,他問她最近都看了什麼電影。
譚幼瑾一時有些尷尬,她總不能說她剛才付費看了他的網絡大電影,為他貢獻了六塊錢。
於是她說她昨天看的電影《鄉村牧師日記》。普遍的翻譯有點兒不太準確,因為主角是天主教徒,但譚幼瑾還是沿用了這翻譯。
「你好像很喜歡這電影,你之前還跟我推薦過。」
「是嗎?」然而她說完就想起來了,她確實向於戡推薦過。在於戡很直白地說他沒看完這部電影就睡著了之後。於戡是個頑固的電影原教旨主義者,堅持認為所有的一切都能靠鏡頭語言傳遞,而一個導演放棄鏡頭語言使用大量旁白,要麼是偷懶,要麼是能力有限。他認為這部片子的導演是前者,因為電影構圖已經體現了他的才華。譚幼瑾很少將自己的審美強加於人,但這次她建議於戡把這部片子看完,她直覺他看完了就會喜歡上。
以前她很喜歡於戡談電影,觀點有時過於尖銳以至於聽上去很像是偏見,但因為這偏見恰恰是她沒想過的,她覺得很受啟發。她那陣兒給雜誌寫影評,有一次和於戡聊天后,裡面不由自主摻入於戡的觀點,她不擅長將別人的觀點據為己有,最後乾脆把於戡的觀點和他們的共識匯成一篇,以於戡的名義發了。稿費自然也是於戡的,於戡覺得她沒必要,他說他的觀點她完全可以拿去用,實在過意不去,可以在提到他的觀點時說「我有一個學生說過……」「我有一個學生還說過……」。譚幼瑾當時笑了,她說一個老師得多沒溜兒才能這樣啊。
於戡說:「最近我也把這片子重新看了一遍。」
譚幼瑾沒問於戡這次看,有沒有喜歡上。她只是嗯了一聲,於戡現在看這部片子有什麼感受,並不是她現在關心的事。她在想怎麼能相對自然地轉到房子交易上來。
一路上,都是於戡在問,譚幼瑾很簡短地回答。但他們所說的話題都與房子無關。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