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同人]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 > >[历史同人]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白

>[历史同人]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白(1 / 2)

何玉轩:zZ...

【】

【】

轰隆一声巨响,把打瞌睡的何玉轩猛地惊醒,然后就听到小黑屋平淡地说道:【本书完。】

何玉轩:你是故意的。

小黑屋:【您早点歇息,再会!】

小黑屋干脆利落地把何玉轩走你,速速送他会周公。

何玉轩瞬间滚落黑甜梦乡,整个人就跟不省人事一般,彻底断了片。

次日何玉轩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面苏醒过来的,整个人迷茫得简直像是突然间又被人转换了地盘一般,要不是他爬起来注意到外面是燕王的旗帜,何玉轩可能又要跳车了。

他揉了揉后脑勺,大概是拔营的时候,所有的军医都还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最终都被捡回来一个个塞到马车上打包带走了。

何玉轩回想着那个的画面,不知为何有点喜感。

许是他的动静让车厢外守着的人听到了,不多时便有人送来了些许干粮填肚子。

何玉轩还有点惊讶,接受了这干粮,送来的小兵抿着嘴笑道:多谢您救了我家兄弟。

不是第一次受到被救者家属的致谢,但每一次还是让何玉轩有点难面对的,两人面对着聊了几句,最终小兵继续巡逻去了,何玉轩缩回来吃饭,顺便挑着车帘看着外头的情况。

燕军暂时班师回北平了。

李景隆丢下的几十万物资,尽数被缺乏粮草的朱棣给收走了,刚好需要一点时间调整休息,便直接回了大本营。

何玉轩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感觉到了一点难得的安逸。

前几日的事还是太惊悚了些,何玉轩这一旦松懈下来,整个弦就绷不住了,整个人眯着眼又想要睡觉。

他给自己把了个脉,晕沉沉想着,怪不得如此发虚,原来是病情加重了。

这里距离北平也不太远,何玉轩打算硬撑到北平再说。

行车这短短的时间内,何玉轩慢悠悠地又睡了一觉,在其他军医都出来活动过筋骨的时候,只有何玉轩还扑腾在马车车厢内这一亩三分地。

不过走得再慢,这点距离还是很快就到了,何玉轩在入城后,就随着燕王回了燕王府。入府没多久,何玉轩便惊奇地发现,他不管何时出入,背后都会跟着俩人。

何玉轩回头看着这两位一高一矮的亲卫,虽然他们褪去了制服打扮,但何玉轩还是轻轻松松就认出他们的模样。

他时常在出入外书房时会看到亲卫们,这两个就是其中之一。

你们两位不需要跟着我出入。何玉轩头疼得紧,我这般懒的人,也难得出门一趟,跟着我是屈才了。

柳贯身材比马晗高了些,拱手说道:何大人说的这是哪里的话,王爷令我等保护,没有屈才不屈才的说法。

马晗更活泼些,笑眯眯地欠身:您可别费劲了,就这一回,我俩是吃定何大人了。

何玉轩扶额,连道衍都没这待遇,何以他就能享受自如?

如果不是何玉轩知道眼下正是朱棣最忙的时候,他现在就想冲过去推辞了。

他懒懒抬头看了天色,无果,只能先带着两个跟屁虫回去了。

莺哥在小院苦等久矣,看到何玉轩回来时都忍不住哭出声来,大人呜呜大人我该跟着你出去的这哭得何玉轩以为自己已经得道升天了。

他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费劲安慰了半天莺哥,才把小内侍给哄得不哭了。

马晗柳贯倒是比何玉轩自在,请示了何玉轩后,就溜达着走了整个小院,把洞都给填上了,包括老鼠洞。

所有可能存在风险和潜入的地方都被他们自个儿标了出来,要么加强要么日后小心。

完全是要把这小院包裹成铜墙铁壁的模样。

何玉轩疲懒地躺在床榻上,心里无力。

何玉轩丝毫没有动力,整个人侧躺着,不知什么时候又陷入了半睡半醒的状况。

窗外又落雪了,隔着飘絮般的雪片,那轻柔的下雪声中,马晗和柳贯的声音隐约传来,夹杂着莺哥偶尔的闲谈声,何玉轩竟有一种安心之感。

在北平过了一年半载,平生了一种对家的怀念。

何玉轩沉沉地睡着了。

应天府。

皇宫内总是有些隐隐绰绰的阴影,是这个巨大的宫殿永远都无法抹去的存在。行走的宫人匆忙忙地擦过,往灯火通明处走去。

这是建文帝的寝宫。

自打建文帝登基以来,直到七月之后,这位年幼的皇帝几乎再也无子时前入睡的时候,每天夜里这寝宫总是灯火如旧,摇曳的烛光扑灭了所有的暗色,仿佛它也愿意为建文帝阻挡这些眼前的事物。

建文帝的贴身内侍端来了热好的药膳,瞧着这天色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悄无声息地回了宫殿,把这汤放到了建文帝抬手就能触到的地方。

朱允炆很不高兴。

这种不高兴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未来肉眼可见还会继续下去。

皇叔朱棣的起兵一日不被镇压下去,朱允炆就不可能得到真的安宁。

如今关于燕属的邸报纷至沓来,朱允炆却没看到多少好消息,大部分战役的后果都不如意。

若是现在郑村坝的结果飞到京城,怕是朱允炆想睡都睡不着了。

已经深夜,朱允炆背着手在屋内踱步,似是在沉吟些什么。不多时后,他沉声道:请黄大人、方大人和齐大人入宫。

内侍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立刻就派人出宫去请了。

哪怕是现在这般情况,便是朱允炆说要当街杀人,他也没有半点劝阻的意思。

这些天,皇帝的压力实在太大,哪怕是他这个伺候的人,也时时刻刻被这些争议困扰。

黄子澄和齐泰是最快赶来的,方孝孺则是晚了一些。

几位都是年过半百的儒林大家,互相问候了一句,便安静看着建文帝。年轻皇帝把他们都叫过来,自然不可能只是要简单叙叙旧。

朱允炆落座,脸色有点沉寂,这是最近时日的战果对比。这些东西很快就分发到了三人手中。

黄子澄脸色微变,皇上是打算换将?

朱允炆摇头,如今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换帅不是好事。正是李景隆的能耐也的确是虽然李景隆是他的表亲,但建文帝还是说不出他什么好话来。

黄子澄惭愧起身,是臣举荐有误,耽误了皇上啊。

建文帝摆了摆手,莫要如此,朱棣这么多年行军打战,他带兵的才能便是皇爷爷都会称赞,朝中能和他相抵抗的将帅不多。

而且大部分都不合适上台,别的不说,朱棣的妻弟魏国公忠心为国,其实便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朱允炆叹息。

可惜,太可惜了。

他们各自沉默了一会儿,齐泰说道:皇上,这是送上来的邸报。原本是该明日上奏的,但是齐泰在入宫前下意识给揣上了,如今想着正是个好事。

朱允炆看了几眼,渐渐露出喜色,这可是大好事。

前些日子正式推行的政策都落到了实处,官员也给予了反馈,这对如今急需肯定的朱允炆来说确凿是件难得的喜事。

朱允炆语气宽和,实则坚定地说道:以我一国之力,不信挡不住朱棣那寥寥几万人马。

最新小说: 他藏匿的时光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你好,谢教授 炮灰路人甲泄露心声后 疆海之王 不要在深渊捡道侣 皇叔不经撩 伪清冷在全网黑后爆红了 恶毒直男但天然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