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住李信的嘴,就只能任由這傢伙繼續在城外動搖人心。短期內庶民不會相信他的話,但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等到庶民快要餓死的時候,總有人會決定拼一把。
反正留在城裡也是死、出去被殺了也是死。萬一城外的敵軍說的是真的,那出城好歹還有一線生機不是。
趙將意識到,李信不是真的在騙人出城,也沒指望庶民能開城跑出來。他這是在逼趙軍出兵,放棄繼續龜縮。
要是趙軍一直躲著,秦國要破城就得做個二選一。
要麼圍城打援,一邊等著城中因飢餓譁變,一邊搶奪後續送來的糧草、擊殺趕來的援軍。
不過趙軍這邊短期內應該沒有新的糧隊會趕來,所以秦軍沒法依靠搶奪補充糧草。這樣就得跟趙軍打消耗戰,時間長了會額外耗費很多糧食。
秦軍顯然不太願意這麼幹。
可是不這樣,就只能選擇強行攻城。靠著硬實力打下城池,速度確實是快上不少,只是要多死一些士兵。
王翦原本是這麼打算的,但知道李信劫了糧後就改變了主意。他不想多消耗糧草,也不想多死士兵,他選擇把壓力給到趙軍。
——所以趙國主將,你是願意跟秦國耗著,等待城中譁變,死得憋屈。還是願意開城出來真刀真槍和秦國打一場,雖敗猶榮?
當兵的人不少都有血性,寧願戰死也不肯龜縮。
只有大將才會為大局計,想著哪怕是拖延到譁變,能替趙國多消耗一點秦國的糧草也是好的。
普通士兵和底層將領沒那麼多想法,他們只想衝出去殺敵。
主將勸也勸了,卻不是所有人都聽的。
這一天晚上,有一支隊伍就乾脆違背了主將的命令,趁著對方彈壓各方勢力忙得沒空關注他們的時候,悄悄出城去了。
領頭的小將年輕氣盛,出身趙國貴族家庭。一般人沒辦法在主將發話前說動守門的士兵開門,他卻可以,因為沒人敢得罪他。
對方帶著一隊輕騎直奔王翦大營:
「我們趕快點,趁著天黑襲營。我白天已經觀察過了,王翦軍中軍紀散漫,大概是覺得短期內打不起來,就懈怠了。」
多好的機會啊,趁著秦軍沒防備,他們趕緊偷襲一波就回去。
小將也知道自己這點人造不成太大的殺傷,他就是氣不過,想出來找回點場子。只要能出一口惡氣,他就心滿意足了。
他完全沒想過,王翦是不是故意讓士兵做出這副樣子迷惑趙國的。
畢竟要是秦軍看起來無懈可擊的話,趙人恐怕很難做出開城對決的決定。
小股部隊沖入秦軍營帳後,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這點人面對嚴陣以待的秦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很快被消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