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待我真好。」
扶蘇孺慕地說道。
外間,收到賞賜的侍人果然放下心來,意識到太子沒有遷怒他們。
盡心侍奉就有賞,不犯錯便不需要憂慮自己會遭同僚連累,如此工作時才能更加積極。
太子殿下還是十分明理的,且為人賞罰分明。
操心的老父親替兒子刷了一波好名聲後,這才能安心看信。
看完,他眉梢微揚:
「扶蘇,你這未來的女相,確實很有想法。」
扶蘇湊過來看了一眼:
「娥姁嗎?她的本事可不止這些,讓她在齊國待著,還是屈才了。」
呂雉在信中提及了籌集糧草一事,並沒有因為酈食其提出了她那建議中的為難之處就輕易地將計策棄之不用。
她認為,不管建議是否可行,也該上報給太子定奪。她和酈食其都不是特別懂軍事,太子那裡卻不缺人才,或許能在這個基礎上完善呢。
反正思路不嫌多,能給上位者一點啟發也是好的。
酈食其還有點擔心王上和太子會嫌棄他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還要反向求助秦國。
呂雉卻勸他,兩位君上不是那麼器量狹小的人,義兄在齊國勞苦功高,這些事情君上都看在眼裡。
事實證明呂雉的判斷是對的。
秦王政既然派遣酈食其出使齊國,就是信任對方的能力。有能力的人前來求助,不能證明對方沒用,只能代表這件事確實不好辦。
事實上秦王政都做好齊王幡然醒悟的準備了,但齊王好像比他預想的還要昏聵。
他考教兒子:
「呂雉在信中提議可以送城安撫齊國,你認為如何?」
扶蘇立刻在腦海中調出了秦國手裡掌控的所有楚城,迅速排查哪個適合送出去。
很快,他答道:
「百越附近的可以給,正好趙佗閒來無事,能夠牽制齊人。」
上回說的三處屯田支援之所,其實三個地點各有分工。
表面上看好像他們都是屯兵、種田和留退路並重的,實則不然。
秦楚邊界那裡的田地不如另外兩處肥沃,自然不以種田為主。它主要為了屯兵支援,以及最重要的一點,給可能敗退的秦兵作為回家的退路。
魏楚邊界則是既可種田又方便屯兵。
不過屯兵比起來不如秦楚,秦楚離家更近、士兵過去不用走太遠。種田倒是和百越各有優劣,畢竟魏國良田又好又多,占了地利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