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皇后的舉動宮裡的人都有些議論紛紛。而在壽安宮裡今日卻極為安靜。其他宮裡的人也許還有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看待此事,可壽安宮的人看待此事卻不是帶著這種輕鬆的心態。
要知道還有主辱臣死這個詞,若是皇后真的對太后下手,而且還能成功。那到時他們壽安宮出去的奴才可就要低別人一頭了。而且一旦傳出了太后不受聖上待見的信息,很快後宮的人就會見風使舵,壽安宮的人日子就不會好過。
壽安宮小佛堂
一個身著深綠色旗裝的中年婦人跪在佛前,手上捻著佛珠閉著眼默念佛經,而中年婦人旁邊有一個嬤嬤在一旁勸她。
“太后娘娘,您不能再忍下去了,這些年來您從來沒有為難過皇后,只是一直深居簡出,最多只是更親近一些鈕祜祿妃罷了!您畢竟是長輩啊,皇后怎麼可以如此掃您的顏面。”那個中年嬤嬤苦口婆心的勸著中年婦人。
那個中年婦人也就是太后好似不為所動,只依舊念著佛經。
中年嬤嬤看著太后不動聲色,有些為難。繼續道:“太后娘娘,要不您找太皇太后做主,太皇太后慈愛,一定會為主子做主。到時皇后也不會那麼囂張。”
太后聽見那個嬤嬤的話,睜開眼睛看向嬤嬤,道:“莫要為這種小事打擾皇額娘,此事我自有主張。”說完就繼續閉眼念起佛經來。
“太后,這個時候還不去找太皇太后做主,到時皇后恐怕就會更過分。要是皇后真的讓您出宮該怎麼辦?”這個嬤嬤聽見太后息事寧人的態度,變得更加憤慨。
太后仍然是面色不變,那個嬤嬤見太后仍然不為所動,不由嘆了口氣,向太后行禮告辭。
那個嬤嬤一出去太后就睜開眼睛,不由苦笑,其實太后哪裡不恨,只是她隱忍慣了,再加上此事既然已經傳到她的耳邊,太皇太后哪會不知。要知道太皇太后掌控宮中多年,宮裡的風吹草動太皇太后恐怕都知道。既然太皇太后沒有動作,那隻說明太皇太后用自己又要算計什麼了。
要是自己破壞太皇太后的算計,到時即使自己是太后也不會落下什麼好來。
太后自從嫁給先帝以來,與太皇太后相處了多年,那裡不知太皇太后的性子。太皇太后從來都討厭有人忤逆她,連當初她的姑姑,哪位順治被廢為靜妃的廢后就是前車之鑑。
當年的事所有人都以為是太皇太后控制不住先帝的任性才導致靜妃被廢。而當年太皇太后與廢后不和少有人知,一方面廢后嫁過來想要掌握宮權被太皇太后拒絕,而廢后性子粗疏,與宮人抱怨了幾句太皇太后攬著權不放手,而消息傳到太皇太后那裡就被太皇太后記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