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懿靖大貴妃向來看他這個皇帝不順眼康熙不是不知道,特別是在康熙順著太皇太后將懿靖大貴妃的長子阿布奈懲治之後,懿靖大貴妃更是在一次宗親聚會裡當眾給了康熙一個沒臉。
不過康熙不可能把懿靖大貴妃怎麼樣,連太皇太后面對懿靖大貴妃都有些氣弱,這不僅是因為博穆博果爾死因成疑,還因為太皇太后在順治登基之前一地位直是在懿靖大貴妃之下的。因此懿靖大貴妃也有底氣和太皇太后他們作對。
而這次懿靖大貴妃插手其中並不出乎康熙的意料。
但是太皇太后出手康熙就有些意外了。當然這並不是出於康熙對於太皇太后的感情,康熙即使被太皇太后撫養長大,可康熙其實並沒有他表現得那麼敬愛太皇太后,即使在外人面前康熙一直極為孝順的樣子,可康熙未嘗不忌憚太皇太后。特別是作為一個皇帝,康熙在看見太皇太后一直把持著權力絕對不會高興。
即使太皇太后為了不招致朝臣非議不曾垂簾親政,可這並不代表太皇太后完全放棄了對於朝政的追求,而且康熙也多次屈服在太皇太后的手下,即使有些事情最後證明了是太皇太后的做法正確,可仍然讓康熙不舒服。
而康熙的這種心態就是一個寶藏的守門人一樣,對於康熙來說每個企圖拿走寶藏的人都不是什麼好的。而權力對於康熙來說就好像是守門人的寶藏對於守門人一樣重要。
因此樂山對於康熙與太皇太后的關係只是白操心了。只要有一日太皇太后仍然掌握著康熙垂涎的權利,康熙就不會真的將太皇太后當做一個慈祥的祖母。
因此康熙在聽到樂山提到太皇太后根本就沒發怒甚至連表情都沒變一下。樂山見此反而放下了心,之前樂山一直擔憂康熙和太皇太后之間關係親密到不肯相信他的話,而現在康熙的表現就表明了康熙並沒有和太皇太后想像的那麼親近。
而康熙心中還存著疑問:“太皇太后是跟那些人約定好的嘛?”若真是他們已經達成了同盟,那康熙就到了十分危險的境地了。
“回主子,奴才查到的人之間並沒有相互聯繫,各方應該沒有聯合。而且這件事是太皇太后的人先出的手引誘皇后如此行事,之後懿靖大貴妃好像又在其中添了一把火讓皇后的計劃更加完善,而宗室們是發現了懿靖大貴妃的動作之後才下手的。三方並沒有什麼聯繫。”樂山回道。
康熙聽到這才有些放心,其實康熙也疑惑太皇太后下手太過狠絕,畢竟太皇太后雖說之前因為他並不想在納蒙古格格入宮而生氣,可這不至於讓太皇太后狠到想要廢了自己。也許一開始太皇太后只是想把皇后和鈕祜祿妃打壓下去,甚至再除掉承鈷,在打壓一下自己的氣焰。可隨著眾人的推波助瀾,這種陣勢擺明是要徹底廢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