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坤寧宮裡,李嬤嬤著急的對皇后道:“娘娘怎麼在梁九功面前說那樣的話,他畢竟是皇上身邊的人,娘娘多少也要客氣點兒。”
“行了嬤嬤,不就是一個太監嗎?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宮最討厭那些太監了,更何況本宮都給他說好話了,他竟然敢無視本宮,難不成真要本宮討好他嗎?”皇后一臉厭惡的說道。
李嬤嬤看到皇后的表情,把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只是心裡還在擔心皇后會得罪皇上身邊的親信太監。只能在心理安慰自己皇后不需看別人臉色,只是心裡還殘存著憂慮。
梁九功將那個小太監送到慎刑司,不過梁九功出於給皇后增加一個敵人的想法,並沒有將這個小太監趕盡殺絕,甚至再打小太監三十杖前,讓行杖的人注意分寸,不要把人給打死。
杖刑分“用心打”和“著實打”,如果行杖的人腳尖張開,那麼就是“用心打”,可能會導致殘廢,但沒有性命之憂。而腳尖閉合,那麼就是“著實打”,則受刑的人必死無疑。
梁九功身為總管太監,自然有人想要攀附他,因此在梁九功發話後,那個小太監也只是受了皮肉之苦。
小太監在杖刑之後專門謝過梁九功,不管梁九功為了給皇后添堵還是怎麼樣,畢竟他的命是梁九功保下的。而且小太監也是恨上了皇后,即使梁九功利用他,小太監也要謝過梁九功。
梁九功見這個小太監倒是識趣,就起了栽培的心思問道:“你叫什麼?”
“梁爺爺,小的叫顧問行。”小太監道。
第六十九章 九功脫身
乾清宮
康熙在回到乾清宮後就收斂了怒氣,現在康熙已經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加上康熙其實也並不信任自己的宮殿裡沒有別人的眼線。他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從慈寧宮出來後就一臉怒氣沖沖的表情。讓有心人知道了,不知會聯想到什麼。
正在此時,梁九功從慎刑司回來,給康熙稟報剛才那個小太監的事情。說來可笑,康熙再吩咐梁九功把那個小太監拿下之後,康熙就開始有些後悔了。這倒不是康熙開始顧惜人命了,康熙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天下之主怎麼可能會把一個小太監放在眼裡。而是因為康熙擔心他今日處理了這個小太監,會被所有人看成有心處置皇后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