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嬤嬤這話一出,其餘三人也想到了當初,最年長的那位嬤嬤臉上驚疑不定,回憶道:“當時太后娘娘與廢后性子好似差不離,只是後來被嗟磨成溫和的性子,可如今太后竟是與當初並無區別,難不成太后一直在假裝不成?”
年長嬤嬤的話一出,眾人都沉默了,太后若真是這樣,他們還真的要好好掂量太后的分量了!
桂嬤嬤見眾人不說話,便轉移話題,道:“咱們在這說的歡快,也不知太后娘娘收不收咱們呢,咱們做奴才的哪能做的了主子的主呢?說不得咱們還能在慈寧宮養老呢!”桂嬤嬤話一出便知不妥,只是話已出口,也收不回來了,只能閉口不言。
其他三人也沒有在意桂嬤嬤的話,只瞧著桂嬤嬤的表情,他們就知道這是無心之言,因此也顧不得計較什麼。
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他們將來會去那裡?
其實這四人看起來好像一定會離開慈寧宮一樣,好似沒將太皇太后放在眼裡,可實際上不光是他們四個,包括慈寧宮其他的人都知道他們一定在慈寧宮待不下去了。
至於是何原因,就要說到太皇太后的態度了!自從錢嬤嬤的事情傳出來,慈寧宮人人自危,但是就在這個檔口,太皇太后卻是怒極,還道:“這些漢人們沒一個忠心的,都該打殺了算了!”
太皇太后雖然就是那麼一說,但是底下人如何不會揣摩太皇太后的意思,之後慈寧宮漢人出身的都紛紛被排擠,還包括那些漢人包衣,太皇太后不似康熙,對於滿漢之別太皇太后分得很清楚,面對滿蒙包衣太皇太后的態度很是和緩,但是在太皇太后眼裡漢人包衣和漢人並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漢人出身的宮女們並不是常人所認為的那樣不懂滿語以及蒙語。
因為當初順治定都京城,當時宮女不是一開始全都遴選包衣女子的,還有一部分的尋常人家的女子。但是當時宮中的主子們多數隻說滿語以及蒙語,所以他們這些漢人女子一開始都是宮女里的最底層,但是如今爬上來的人也都學會了滿語蒙語,雖然並不十分精通,但也足夠讓他們聽懂主子們的吩咐,也是因此他們才能在慈寧宮有一席之地。
所以太皇太后的話很快就傳到了桂嬤嬤等人的耳邊,幸運的是蘇麻喇這時候沒有落井下石,在有人想要把他們這些漢人出身的打到慎刑司去的時候,蘇麻喇姑只是說讓他們另找出路,所以他們現在沒有被人污衊成錢嬤嬤的同黨。
不過現實也不是很好,他們這些人若是不另找關係換個宮室,到時他們就要被驅逐出宮了!
當然桂嬤嬤他們這些人既然已經在宮裡伺候,他們的身份也變成了包衣,只是平日裡與那些漢人包衣不太親近,所以在那些漢人包衣到處找關係的時候,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如今幾人在宮外都是無依無靠,出宮之後不必那些包衣家族,也沒有什麼營生。